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贵华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低分子肝素治...
  • 2篇心绞痛
  • 2篇依诺肝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综合征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 2篇绞痛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2篇肝素治疗
  • 2篇不稳定性心绞...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作用
  • 1篇药物

机构

  • 5篇信阳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朱贵华
  • 3篇李皓
  • 3篇张向东
  • 2篇范琳琳
  • 2篇胡新建
  • 1篇付士玲
  • 1篇刘庆飞

传媒

  • 2篇中原医刊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5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种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作用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地奥脂必妥和洛伐他汀降低血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口服地奥脂必妥0.1g,2次/d;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2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降低血脂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奥脂必妥降脂疗效和洛伐他汀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他汀类降脂药物。
李皓张向东朱贵华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临床对比观察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片,疗程3个月。结果加服罗格列酮片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17.0%、餐后2h血糖下降23.1%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22.6%(P<0.01),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下降11.6%,(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作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较好治疗药物。
李皓范琳琳朱贵华刘庆飞付士玲
关键词: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常规治疗给予休息、吸氧、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依据病情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普通肝素组使用70IU/Kg静注,然后以15IU/kg/h速度静脉输注,LMWH组使用克赛30mg静注,然后用1.0mg/kg皮下注射,12h一次。两组患者使用肝素2天~8天,并随访30天,观察患者死亡、心梗、复发心绞痛和急诊血运重建的复合发生率。结果在第14天和第30天时,接受普通肝素治疗的患者复合发生率分别是18.2%和25.4%,接受克赛治疗的患者复合发生率分别是10.7%和16.1%。组间比较,克赛组复合发生率有显著降低性(P﹤0.05)。结论克赛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复合临床终点事件,并优于普通肝素。
胡新建张向东朱贵华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1例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李皓范琳琳朱贵华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常规治疗给予休息、吸氧、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依据病情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普通肝素组使用70IU/Kg静注,然后以15IU/kg/h速度静脉输注,LMWH组使用克赛30mg静注,然后用1.0mg/kg皮下注射,12h一次。两组患者使用肝素2天-8天,并随访30天,观察患者死亡、心梗、复发心绞痛和急诊血运重建的复合发生率。结果在第14天和第30天时,接受普通肝素治疗的患者复合发生率分别是18.2%和25.4%,接受克赛治疗的患者复合发生率分别是 10.7%和16.1%。组间比较,克赛组复合发生率有显著降低性(P <0.05)。结论克赛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复合临床终点事件, 并优于普通肝素。
胡新建张向东朱贵华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