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鑫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小腿
  • 4篇脊柱
  • 3篇引流
  • 3篇皮瓣
  • 3篇外科
  • 3篇关节
  • 3篇封闭引流
  • 3篇负压
  • 3篇负压封闭
  • 3篇负压封闭引流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疗效
  • 2篇经皮椎体后凸...
  • 2篇后凸
  • 2篇后凸成形

机构

  • 15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5篇朱鑫
  • 9篇陈坤峰
  • 8篇赵志坚
  • 5篇徐继胜
  • 3篇陈道振
  • 2篇黄久勤
  • 2篇吴智辉
  • 2篇张传林
  • 2篇徐长科
  • 2篇吕晓龙
  • 2篇代文
  • 2篇王传文
  • 2篇郭伟杰
  • 2篇王红旗
  • 1篇周晓敏
  • 1篇刘如月
  • 1篇南运东
  • 1篇王学珍
  • 1篇耿同宇
  • 1篇刘凤花

传媒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经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9例,其中胫前动脉缺损6例,缺损长度6.0~12.6 cm;胫前动脉长段闭塞3例,闭塞长度8.0~16.8 cm,骨缺损长度3.0~6.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15.0 cm×21.5 cm^20.0 cm×30.0 cm,创面严重污染。一期清创后VSD处理5~17 d,控制炎症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2.0 cm×23.0 cm^16.0 cm×38.0 cm,外固定支架并行固定双下肢。二期手术:于一期手术后8~12周取出骨水泥后行自体骨植骨,同时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9例预后良好,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1例,愈合时间13~20 d,骨折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个月,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
徐继胜朱鑫陈阳李国盛经亚威丁丁支振亚赵志坚陈坤峰张传林
关键词:桥式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男17例,女29例;平均年龄75.2岁(60~89岁);左侧31例,右侧...
黄久勤王红旗王传文吕晓龙朱鑫代文
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9例行微型钢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1例行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为研究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6.77%,较对照组72.41%更高(P<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周,较对照组(10.2±1.3)周更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较对照组的24.14%更低,(P<0.05)。结论与微型钢板相比,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更为理想,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徐继胜朱鑫陈道振赵志坚陈坤峰
关键词:微型钢板微型外固定支架掌骨指骨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2月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9例共33个椎体,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所有手术均在C形...
黄久勤王红旗刘如月王传文吕晓龙代文朱鑫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9—2016-03行PKP治疗的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43例(单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双侧组)。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时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值、LAK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吴智辉徐长科朱鑫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DKK-1、Th17细胞和HLA-B27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血清Dickkopf-1蛋白(DKK-1)、辅助T细胞17(Th17)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SpA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8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SpA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单一或联合诊断SpA价值。并根据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评分将研究组划分为病情缓解(n=41,DAS28评分<2.6)及病情活动(n=55,DAS28评分≥2.6)患者,比较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疼痛指数(VAS)、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总体评估(PHGA),Pearson分析血清各指标与DAS28、VAS、PHGA评分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与SpA形成密切相关(P<0.05);ROC显示,血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联合诊断SpA价值优于单一诊断,AUC为0.899(95%CI:0.845~0.93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92%、93.98%;研究组病情缓解患者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水平及PHGA、VAS评分低于病情活动患者(P<0.05);SpA患者血清Th17细胞、DKK-1、HLA-B27水平与DAS28、VAS、PHG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DKK-1、Th17细胞、HLA-B27在SpA患者呈异常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预警及病情评估,为临床选取合理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严鸣光张慧王可殷卫兵陈坤峰朱鑫王军涛王学珍
关键词:脊柱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健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交腿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九例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健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交腿移植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8年3月,共收治小腿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感染、坏死缺损9例,缺损面积7.0 cm×10.0 cm^11.0 cm×20.0 cm,创面均有骨和肌腱外露,并有不同程度脓性分泌物。均在清创后应用VSD处理5~15 d,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当创面清洁、炎症控制后采用健侧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6.0 cm×9.0 cm^22.0 cm×12.0 cm,术后3~4周断蒂。术后定期采用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的血运、色泽、质地及修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坏死,清创缝合痊愈,创面均修复成功。随访3个月~2年,皮瓣血运良好,外形不臃肿;1年后复查胫、腓骨X线示骨折均愈合,小腿膝关节、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正常负重行走。结论应用健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交腿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朱鑫陈阳陈坤峰徐继胜郭伟杰赵志坚张传林
关键词:小腿胫后动脉
静态进展性牵伸结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静态进展性牵伸(SPS)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TKA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3例),参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实验组给予SPS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内翻角度、最大屈曲角度。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94%)显著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显著(P <0.05);治疗后,实验组内翻角度显著小于参照组,最大屈曲角度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TKA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给予SPS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活动障碍,提高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徐继胜朱鑫陈道振赵志坚陈坤峰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
皮瓣移植修复胫腓骨骨折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28例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的f陆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本组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病例共28例.皮肤坏死缺损面积3.0cm×5.0cm~17.0cm×30.0cm。创面骨质、肌腱外露19例.钢板外露9例。切除坏死皮肤软组织.彻底清创后用VSD处理,分别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4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修复3例,股外侧皮瓣修复2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血运、色泽、质地及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局部皮缘坏死.经加强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3d出现皮瓣肿胀,张力高.经检奄为皮瓣下积液.拆开部分缝线后允分引流,皮瓣成活良好:1例出现l术后皮瓣下渗液,经细菌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索.加强换约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7年,本组病例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形臃肿不明显,色泽与受区相近。28例患者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小腿恢复负重行走功能,膝关节活动良好,踝关节屈曲、背伸、内外翻活动良好。结论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小腿皮肤坏死,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朱鑫赵志坚陈坤峰
关键词:腓骨骨折外科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炎性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炎性状态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了研究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和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研究组100例,对照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CT、CRP、TNF-α、IL-6、WBC和ESR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PCT和CRP分别为(0.44±0.10)μg/L、(5.58±1.99)mg/L,低于对照组的(t=3.082,P=0.002;t=7.961,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TNF-α和IL-6分别为(10.44±1.10)ng/L、(6.98±1.99)ng/L,低于对照组(t=30.049,P<0.001;t=15.333,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WBC和ESR分别为(7.11±1.22)109/L、(12.98±3.99)mm/h,低于对照组(t=16.562,P<0.001;t=5.594,P<0.001)。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置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炎性状态控制效果较为理想,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降低。
刘凤花徐长科南运东耿同宇吴智辉朱鑫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脊柱骨折深部感染炎性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