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愚
- 作品数:106 被引量:44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岩石破裂中的电声效应
- <正>地震前记录到的异常电磁信号已有大量报道,但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因一直未得到阐明,为了研究这种电磁辐射机制,许多学者曾进行岩样实验室模拟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加载方式对AE及EM事件的影响,我们对花岗岩、大理岩及辉长...
- 郭自强郭子祺钱书清李世愚刘晓红罗祥林
- 文献传递
- 平面内剪切断层的超S波速破裂
- <正>采用经典模型(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研究平面内剪切断层的自然破裂速度,特别是超S波速自然破裂是否存在的问题。用一个平面内剪切裂纹沿自身所在的平面扩展作为平面内剪切断层的模型,Burridge(1973)曾经探讨过一...
- 李世愚陈运泰
- 文献传递
- 典型构造微破裂集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 2000年
-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 ,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 .根据损伤理论 ,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 .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 ,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 ,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或广义前震分布 ,作为地震前兆的一次效应 .其它物理效应为二次或三次效应 .微破裂集结时局部密度突然加大 ,有助于解释部分前兆记录突跳现象 .非集结部分出现部分微裂纹愈合 ,密度反向变化 ,有助于解释一些前兆记录在短临阶段记录中出现反向的现象 .考察了不同构造的不同部位微破裂萌生和演化的范围差异 ,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孕震区域的孕震过程 ,从而可解释板缘和板内地震前兆记录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被不同观点学者分别引用 ,以论证地震是否有前兆记录的问题 .然而 ,在考察不同地区的前兆记录时 ,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 .
- 李世愚滕春凯卢振业刘晓红刘绮亮和雪松
- 关键词:震源物理地震前兆
- 大理岩的剪切波分裂对差应力变化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1999年
- 利用DZ95型多通道瞬态波形记录仪和GC-100型工程多波参数分析仪,对山东莱州大理岩进行了剪切波分裂观测研究.通过两组岩样的测量,在带有自然优势定向排列裂缝的岩样在无加载状态下发现剪切波的分裂现象,而带有优势层理走向的完整岩石则在加载到一定程度下才能观测到剪切波的分裂.随着载荷的增加,多数岩样在临近破坏时都记录到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有一个迅速的抬升,但抬升之前的变化过程不同,不同位置的观测结果也大不相同.实验还发现,在一定压力下,即使载荷保持不变或卸载一加载,岩石中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仍然增加,我们称之为“惯性生长”.在实验中,还少量地记录到一些声发射事件,和人工源的效果一样,也可在接收波形中清楚地分辨出剪切波的分裂.
- 高原李世愚周蕙兰刘晓红刘绮亮刘绮亮
-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大理岩
- 瓦斯溢出与矿震相关的若干证据及其对地震成因的启示
- 建立瓦斯浓度和矿震的联合监测对于研究矿震成因,进而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相似性来研究构造地震的成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系统的建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也具有预警意义.该系统不仅提供了矿震灾害预警,而且提供了瓦斯灾害预警.以上事...
- 李世愚和雪松张少泉
- 关键词:地震成因
- 文献传递
- 纪念张家骏(1946~2006)——敬业爱家的地震学家
- 2007年
- 李世愚陈运泰
- 关键词:地震学家震源参数面波反演长周期
- 矿山地震监测技术的进展及最新成果被引量:52
- 2004年
- 回顾了矿山地震监测的简史,介绍了近期矿震监测技术改造情况.抚顺小孔径矿山地震台网的监测取得了比较完整的观测资料.矿震定位结果表明了矿震与开采进程的相关性.用岩石断裂力学和损伤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两类不同矿震的成因给出了最新解释.观测资料证实了矿震与瓦斯溢出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矿震可能成为瓦斯溢出的预警信号.由此证明,实现矿震与瓦斯浓度的联合监测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对于地震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中尺度实验意义,同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也将带来重要效益.
- 李世愚和雪松张少泉陆其鹄蒋秀琴佟晓辉李铁管恩福左艳孙学会李国基
- 关键词:矿山地震地球物理仪器瓦斯
- 分形断层的隧道效应和平面内剪切断层的跨S波速破裂被引量:4
- 1999年
- 跨S波速破裂指断层破裂速度v处于S波速度β和P波速度α之间,它在反平面剪切(即走滑)断层破裂过程中的存在已有证明,但在二维经典模型内,跨S波速破裂的实现还存在两个解释上的困难,即起始困难和发散困难.起始困难是指:当v↑vR(瑞利波速度)时,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2(t)→+0;在区间(vR,β)内,K2(t)由正变负.破裂速度如何越过“禁区”(vR,β)发散困难是指:在v↓β时,K2(t)→+∞.我们引入断层普遍存在的分形和隧道效应概念.断层为多裂纹的分形结构.破裂速度是断层长度对时间的微商,因此,破裂速度也是分形的.隧道效应是指动态破裂越过裂纹间隙,而间隙的归并滞后于扰动的传播.假定孕震“成核”区处于临界状态或亚临界扩展状态,扰动的到来立即触发或加速裂纹前缘的扩展,而观测系统又不能区分扰动前缘和破裂前缘,则扰动传播的速度就被观测系统认定为破裂速度,从而出现了跨S波速破裂的现象,它是一种表观速度.导出表观速度的真正根源,在于剪切破裂的数学模型本来就是复杂过程的一种简化表象.破裂速度的二重性是指表观速度和微裂纹的真实速度,二者在物理上有区分,却在破裂判据上统一.将上述概念代入K2(t)的计算,克服了起始困难,给出?
- 李世愚陈运泰
- 关键词:地震断层
- 赫兹接触问题的断裂力学解及其在下侵震源模型中的意义
- <正>随着地球深部结构探测和震源过程的三维成象工作进展,针对华北盆地的结构,曾融生等(1991)提出了热物质下侵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说是傅承义教授最早提出的“红肿假说”的某种具体化.上地幔热物质下侵是一个复杂过程,作为一个...
- 李世愚
- 文献传递
- 汶川M_S8.0地震的短临地电波动(潮汐力谐振和共振波-HRT波)前兆被引量:7
- 2008年
- 简要介绍了强震短临前兆的HRT波模型,和用HRT波模型分析强震前地电观测资料预测未来强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方法。用HRT波模型分析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红格地电台的记录资料,提取出了汶川MS8.0地震前短临前兆信息。
- 钱复业赵璧如钱卫赵健何世根李世愚孙振凯张东宁张洪魁卢军李绍坤郭纯生夏坤寿徐建明鞠航黎明和泰名唐宇雄张平赵玉林
-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地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