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F
  • 4篇18F
  • 3篇18F-FD...
  • 2篇自动化合成
  • 2篇显像
  • 2篇显像剂
  • 2篇小鼠
  • 2篇小鼠体内
  • 2篇小鼠体内分布
  • 2篇C-
  • 1篇蛋氨酸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摄取
  • 1篇胸苷
  • 1篇药物
  • 1篇液质联用
  • 1篇液质联用法
  • 1篇再利用
  • 1篇正电子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2篇张晓军
  • 12篇李云刚
  • 12篇张锦明
  • 9篇田嘉禾
  • 9篇刘健
  • 3篇富丽萍
  • 1篇陈英茂
  • 1篇赵书强
  • 1篇付华平
  • 1篇何玉林

传媒

  • 6篇同位素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FDG模块自动化合成3’-脱氧-3’-[^(18)F]氟代胸苷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附接半制备HPLC的国产FDG模块自动化合成了3’-脱氧-3’-[18 F]氟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8F-FLT)。将15mg 3-N-Boc-5’-O-二甲氧基三苯基-3’-O-nosyl-胸苷溶解在0.5mL DMSO中,使之与18F-在100℃反应5min,之后用1mol/L HCl于110℃下水解5min,用2mol/L NaOH中和;TLC法测得18F-FLT的标记率为67.5%(n=8),而HPLC测得的标记率为39.4%(n=6);产品经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最终产品的合成效率为21.2%(n=3,不衰减校正),包括半制备HPLC的分离纯化在内,总的合成时间为30min。产品的放化纯度大于99%,比活度大于740TBq/g(180PBq/mol)。产品在10%乙醇中,6h内未见分解。以上结果表明,国产FDG模块配合半制备HPLC,可以合成满足临床需求的18F-FLT。
张锦明张晓军李云刚刘健田嘉禾
关键词:18F-FLT自动化合成
新型Aβ斑块显像剂^(18)F-W372被引量:3
2013年
合成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Aβ斑块显像剂:7-甲氧基-2(6-[18 F]-氟-吡啶-3-基)咪唑[2,1-β]-8-吡啶噻唑(18F-W372),不校正合成效率为(25.3±7.1)%(n=6),产品放化纯大于99.5%,比活度为659~721PBq/mol。18 F-W372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初始5min脑摄取为(4.36±1.44)%ID/g,清除较快,30min为(0.54±0.16)%ID/g,摄取比达到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物安全可靠。在体试验显示药物注射40min,AD患者平均皮层/小脑吸收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18 F-W372是一种潜在的脑内Aβ淀粉显像剂。
张晓军富丽萍张锦明李云刚田嘉禾
关键词:小鼠体内分布
细胞凋亡显像剂^(18)F-ML-10前体合成及放射性标记被引量:1
2016年
^(18)F-2-(5-氟-戊基)-2-甲基丙二酸(^(18)F-ML-10)是一个有潜力的细胞凋亡显像剂。以5-溴-1-戊醇为原料,合成了前体:5-甲基磺酰基戊基-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采用国产MF-2V-IT-1模块,经亲核取代及碱水解,合成了^(18)F-ML-10;粗产品经HPLC纯化及固相萃取,得到^(18)F-ML-10注射液。18 F-ML-10的合成效率为(25.3±4.7)%(n=16,不校正),产品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比活度为740PBq/mol,K2.2.2含量低于10mg/L,有机溶剂乙腈残留量为(0.015±0.01)%(质量分数),无菌、无热原符合要求,产品满足临床研究需求。
桂媛徐志宏张晓军李云刚刘健张锦明
关键词:18F细胞凋亡PET
^(18)F-FDG的稳定性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本工作研究了常规制备的大剂量、高浓度18F-FDG的稳定性,并在产品中添加稳定剂乙醇或对已部分分解的产品进行再纯化,以提高18F-FDG的放化纯度。结果显示,当18F-FDG产品浓度高于6 TBq/L时,放置4 h,其放化纯度<95%;浓度大于7.4 TBq/L时,添加体积分数为0.1%的乙醇后,能明显降低18F-FDG的分解,6 h后放化纯度>95%;已分解的18F-FDG经再纯化后,放化纯度>99%。Micro PET/CT大鼠显像表明,采用已分解的18F-FDG对大鼠进行显像,其股骨有明显摄取;对其进行再纯化处理后对大鼠显像,大鼠股骨无放射性摄取。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的18F-FDG有效时间小于4 h;添加0.1%乙醇可明显减慢高浓度18F-FDG分解,而再纯化方法可以彻底除去分解的放射性杂质。为保证18F-FDG质量,将添加稳定剂和再纯化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保证产品放化纯度的同时还可提高18F-FDG的利用率。
张锦明李云刚刘健张晓军田嘉禾
关键词:18F-FDG稳定性
新型Aβ斑块显像剂18F-W372的研究
合成诊断AD的Aβ斑块显像剂:7-甲氧基-2(6-[F]-氟-吡啶-3-yl)咪唑[2,1-β]-8-吡啶噻唑(F-W372),不校正合成效率为20±n%(n=3),产品放化纯大于99.5%,比活度为19.5 Ci/μm...
张晓军富丽萍张锦明李云刚田嘉禾
关键词:小鼠体内分布
文献传递
三种碳-11标记的苯乙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氨基甲基化的方法用碳-11甲基标记了N-甲基苯乙胺、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和N-甲基酪胺三种化合物,评价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三种化合物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合成结果显示,[11 C]-N-甲基苯乙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30min,放化产率为25%、放化纯度>98%,[11 C]-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25min,放化产率为13%、放化纯度>97%,[11 C]-N-甲基酪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25min,放化产率为28%、放化纯度>98%;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显示:三个标记物在各测定时间点小鼠靶器官心肌的摄取均比肺、肝、脾、肾等非靶器官的摄取低,心肌摄取与肌肉摄取相近。注射后10min时[11 C]-N-甲基苯乙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2.08、心与肝为1/2.94,[11 C]-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2.56、心与肝为1/2.76,[11 C]-N-甲基酪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1.85、心与肝为1/5。以上结果提示,碳-11甲基标记N-甲基苯乙胺、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和N-甲基酪胺的合成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心肌靶向性差,不适用于核素心肌显像。
何玉林张晓军刘健付华平李云刚张锦明
关键词:儿茶酚胺苯乙胺心肌摄取正电子显像剂
国产碳-11多功能模块全自动化合成^(11)C-乙酸盐
2016年
采用国产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研究全自动化合成11 C-乙酸盐的工艺流程。用0.1mL 1.5mol/L的溴化甲基镁在Loop环中与11 C-CO2反应生成中间体乙酰溴化镁,中间体由乙酸水解,再经纯化、洗脱、盐酸酸化,通入氮气除去未反应的11 C-CO2,以磷酸三钠中和后过无菌滤膜得11 C-乙酸盐注射液。总合成时间约为10min,校正放化产率为(58.5±6.7)%,放化纯度大于99%。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得产品中有机溶剂丙酮和乙腈的残留浓度分别为(0.007±0.002)%和(0.005±0.002)%。整个合成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简单、灵活,合成产率和放化纯度较高,可以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赵书强张锦明张晓军李云刚刘健
关键词:自动化合成
新型Aβ斑块显像剂18F-W372的研究
合成诊断AD的Ap斑块显像剂:7-甲氧基2(6-[18F]-氟-吡啶-3-yl)咪唑[2,1-β]-8-吡啶噻唑(18F-W372),不校正 合成效率为20±n%(n=3),产品放化纯大于99.5%,比活度为19.5 C...
张晓军富丽萍张锦明李云刚田嘉禾
文献传递
液质联用法测定常用^(18)F药物中Kryptofix 2.2.2的含量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液质联用法定量分析了常用18F药物中Kryptofix 2.2.2(K2.2.2)的含量。选择母离子为(M+H)+377.4,使用合适的多反应监测离子对方法(MRM),建立了定量范围为20~500μg/L的K2.2.2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系统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利用此方法测量常规制备的18F-FDG中K2.2.2的含量低于20μg/L,5批次18F-FLT中K2.2.2的含量为0.286~16.9 mg/L。以上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法是测定K2.2.2含量最灵敏的方法。
张晓军李云刚刘健张锦明田嘉禾
关键词:液质联用
L-[S-^(11)C-甲基]-蛋氨酸的合成及HPLC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还原碘化法合成11 CH3I,固相法合成11 C-MET,HPLC分析产品放化纯度,并合成11 CH3OH和11CH3I,利用HPLC分析验证11 C-MET中杂质的成分,探讨溶解前体的NaOH浓度和有机溶剂用量对11 C-MET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0.1mL 2mol/L NaOH溶解前体,再与0.1mL无水乙醇混匀后装入C18柱,可以提高11 C-MET的产率及放化纯度。
张晓军李云刚刘健张锦明田嘉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