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稻瘟菌染色体共价修饰与毒性分化的关系分析
- 自然条件下,稻瘟病的发生是"水稻—稻瘟菌"互作体系中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稻瘟菌的多变性和致病性分化是导致水稻抗病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人们对稻瘟菌多变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仍不清楚。在已有稻瘟菌遗传学研究
- 梁喜龙王艳丽Burhan李健刘金亮潘洪玉张世宏
- 关键词:稻瘟菌
- 文献传递
- 烯脂酰CoA水合酶的原核表达以及纯化
- 烯脂酰CoA水合酶(Enoyl-CoA hydratase,ECH)作为脂肪酸β-氧化途径的关键酶,参与脂肪酸分解供能、植物生长代谢和逆境应答信号的系统发育。在调控稻瘟菌致病性方面,β-氧化途径以及其代谢终产物乙酰CoA...
- 王煜涵贾保磊李健张世宏
- 关键词:原核表达稻瘟菌
- 稻瘟菌染色体共价修饰与毒性分化的关系分析
- 本研究以吉粳88上分离、纯化的稻瘟菌菌株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分析和致病性鉴定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不同年份间,菌株甲...
- 梁喜龙王艳丽Burhan李健刘金亮潘洪玉张世宏
- 关键词:稻瘟菌
- 极端低温对稻瘟菌的筛选及其生化机制初探被引量:2
- 2012年
- 本研究利用来自我国南北稻区田间稻瘟菌菌株,对其进行了低温耐受性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方与东北田间稻瘟菌在低温耐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95%东北菌株可以忍受至少一周的-15℃低温处理,而相同条件下南方菌株仅有65%菌株存活。模拟东北冬季田间生境,选取10株低温敏感型菌株进行临界致死低温条件下的继代处理,发现-15℃条件下反复冻融处理55次后,其中8株低温耐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且部分菌株的培养性状和抗药性相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对抗性增强菌株的非原生质体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和差异蛋白质质谱分析,获得了响应低温的分泌蛋白及其指纹信息。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温度等环境因子对稻瘟菌的致变作用奠定了基础。
- 王艳丽李健柳玉芳靳春鹏刘金亮贾保磊赵文生潘洪玉张世宏
- 关键词:稻瘟病菌双向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