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湘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洞庭湖外睾吸虫后钉螺产卵量及酶组织化学变化被引量:1
- 1997年
- 李卫湘张仁利苏天威
- 关键词:阳性钉螺钉螺产卵量酶组织化学
-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至2011年甲状腺结节患者87例进行超声检查,其中良性结节23例,恶性结节64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大小、形态、微钙化、血液供应和纵横比等超声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对判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最具诊断价值的超声指标.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特征多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微钙化、高血供、纵横比>1;良性结节的超声特征多为高、等、混合回声及无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低血供、纵横比≤1.两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及微钙化超声影像对判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最具有诊断价值,EXP(B)分别是20.12,19.14.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李俊孙可英李卫湘李凌周杰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
- 彩超高频探头诊断血吸虫病早期门脉高压的价值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早期诊断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低频、高频探头分别检查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人肝实质、肝被膜及脐静脉。结果无论在慢血组109例中还是在晚血组88例中,彩超高频在检测肝被膜分级与低频检测肝被膜分级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227、13.474,P<0.01);低频探头检测肝实质分级与高频探头检测肝被膜分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4);无论在慢血组还是在晚血组,高频探头检测到的脐静脉重开率均高于低频探头(P<0.001)。结论彩超加高频探头更具有早期诊断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的价值。
- 李卫湘孙可英周杰何永康
- 关键词: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彩超高频探头
- 血吸虫病与其它肝病引起脾脏肿大的B超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脾脏肿大与其它肝病引起的脾脏肿大程度的区别。 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和B超诊断标准 ,经美国百胜AU40 0 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检查脾脏不同程度肿大的 83例血吸虫病 (A组 )、70例其它肝病引起脾脏肿大 (B组 )病人的检查结果 ,与 63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 (C组 )作对比分析。 结果 A组 83例患者中 ,脾厚度增大与长径增大率分别高达 95 18%和 49 40 % ;B组 70例分别为 88 5 7%和 15 10 % ;C组 63例正常人均在正常值范围。A组、B组、C组脾脏厚度 :长径比值分别为 1∶2 2 9、1∶2 2 6和 1∶3 17。A组、B组脾脏肋下肿大率为 5 9 0 4%与 18 5 7%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肝脏肋下仅有B组肿大 ,为 15 71% ,C组肝、脾肋下均不肿大。A组 83例患者按PV≥ 14mm标准 ,增大率为 2 1 69% ,B组为 18 5 7% ,C组为 0。 结论 根据脾脏厚度、长径及肋下长径 ,长径与厚径之比 ,结合肝脾声像图及有关临床资料 ,有助于血吸虫病与其它肝病致脾大病因鉴别诊断。
- 孙可英赵晓贡李俊李卫湘李凌汪郁
- 关键词:血吸虫病脾脏肿大超声诊断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诊断价值的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提高彩超对不同疾病所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彩超观察共62例12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分良、恶性两组)的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特征。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或强弱不等或非均匀性增厚,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偏移、不规则或消失。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门部规则血流,呈低速低阻型,部分未见血流。恶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不规则血流及周边包绕血流,血流速度Vmax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及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病史等,超声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 孙可英李卫湘李俊何永康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 洞庭湖区1983~1993年急性血吸虫病资料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洞庭湖区1983~1993年急性血吸虫病资料分析罗士荣蔡凯平(执笔)李卫湘洞庭湖区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发病,50~60年代年发病为1153~7572例之间,70~80年代中期各年均在900例以下,此后波动在211~2259例。为总结洞庭湖区急血流...
- 罗士荣李卫湘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彩色多谱勒检测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 1999年
- 李卫湘孙可英
- 关键词:血吸虫病彩色多谱勒门静脉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