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娅琼

作品数:2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药用
  • 10篇药用植物
  • 10篇植物
  • 9篇濒危药用植物
  • 6篇繁殖
  • 5篇繁殖生物学
  • 4篇滇黄芩
  • 4篇居群
  • 4篇黄芩
  • 3篇种子
  • 2篇地理分布
  • 2篇药学
  • 2篇药学研究
  • 2篇生物学
  • 2篇生药
  • 2篇生药学
  • 2篇生药学研究
  • 2篇民族药
  • 2篇近缘
  • 2篇近缘种

机构

  • 20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1篇李娅琼
  • 6篇游春
  • 4篇杨耀文
  • 3篇吴凯
  • 2篇吴梅
  • 2篇李文春
  • 2篇崔茂应
  • 1篇李保军
  • 1篇钱子刚
  • 1篇张雅琼
  • 1篇冯德强
  • 1篇肖湘滇
  • 1篇古今
  • 1篇张洁
  • 1篇王晓佳
  • 1篇崔茂英
  • 1篇陈翠华
  • 1篇杨冠

传媒

  • 7篇云南中医学院...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中药材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东北短柄乌头的分布格局与生态适应特性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以滇东北地区分布的短柄乌头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生态分布格局及其生态适应特性。方法:采用物种生物学研究方法、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对滇东北野生短柄乌头的生态分布格局及生态适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受光照、土壤类型、海拔高度以及温度的影响,短柄乌头分布于海拔2 800~4 500 m的山地草坡或林缘,分布区的生境多为空旷、光照良好的高山草甸,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土壤类型及温度等环境因子要求较为严格。结论: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伴生植物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
李娅琼吴凯张洁
关键词:滇东北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短柄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中药上又称雪上一枝蒿。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等省区,云南是其分布中心。短柄乌头性温,味苦、辛,有剧毒,能祛风除湿,消炎镇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扑肿痛及牙痛等症,...
李娅琼
关键词:濒危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
滇龙胆居群与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自然条件下对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居群与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探明居群的繁殖特性。方法:对滇龙胆居群生境进行初步研究,对滇龙胆生育期、花开放动态、柱头可授性、结实率、传粉媒介进行观察检测。结果:滇龙胆为雌雄同株兼性自交,其柱头可授性高,结实率高,种子多而小,成熟期不一致。结论:滇龙胆的居群与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合理利用、栽培滇龙胆提供理论依据。
李娅琼游春
关键词:居群繁殖生物学
一种提高屏边三七萌发率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屏边三七萌发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选饱满、大小一致的屏边三七种子,用湿砂进行层积处理,待种子通过后熟,用清水洗净,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用水杨酸浸种,种子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将水杨酸处理后...
李娅琼
文献传递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及其近缘种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短柄乌头及其展毛短柄乌头、铁棒锤核型进行研究,为短柄乌头的细胞地理分布和选育提供理论基础。3个种其染色体基数为X=8,短柄乌头6个居群出现5种核型公式,不同居群染色体形态变异较大。其中宁蒗和盐源2个居群核型公式相同。四川木里居群属于Stebbins的1A型,丽江、宁蒗、四川盐源居群属于2B型,会泽、东川居群属于3B型;铁棒锤和展毛短柄乌头核型类型都是属于2B型。短柄乌头各项染色体参数表现出较高的不对称性,核型比较不相近。核型公式变异、核型不对称系数、核型不对称指数没有显示出清晰的、对应的地理分布。6个短柄乌头居群中也没发现三倍体,短柄乌头的选育还需进一步研究。
李娅琼崔茂应
关键词:近缘种核型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为毛茛科乌头属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该物种现仅在云南、四川有分布,且数量稀少,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短柄乌头而进行该文的研究。方法:通过样方法及民间访谈对短柄乌头种群现状进行了调查,用方差/均值比、丛生指标(I)、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指标(m*)和聚块性指标(m*/m)对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短柄乌头10种群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各不相同,所研究的3种群聚集尺度多为8m2。结论:整个种群分化格局的演化趋向于高聚集强度的集群分布。
李娅琼李保军吴凯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对其分布的影响
2017年
短柄乌头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分布物种,分布于横断山区的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等省区的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之中。在整个分布区,短柄乌头最南分布在N25°41.656',E99°33.176'之间;最北分布在N28°21'621,E101°05'793之间;最西在N25°41.656',E99°33.176'之间;最东分布在N26°13.783',E103°59.463'之间。短柄乌头分布中心是云南会泽、东川和四川盐源等地区。在整个分布区分布下限海拔约3000m,分布上限为4200m;最佳分布海拔在3300~3900m之间。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和横断山区生态环境变化。短柄乌头分布出现两极分化,块根大的往高海拔3500m以上分布;块根小、质量差的往低海拔3500m以下分布,部分种群已经分布到暗针叶林中。
李娅琼李文春
关键词:生态地理分布
滇黄芩传粉及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自然条件下对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在繁育系统上的传粉生物学及小坚果散布机制和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明其传粉方式及生殖方式。方法:对滇黄芩的传粉昆虫及其活动规律、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传粉效率、结实率、小坚果初级散布距离及漂浮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滇黄芩为雌雄同株,传粉昆虫多为蜂类,其花粉生活力、柱头可授性较高,花粉//./胚珠比为1976±28.75,自然结实率为52%,初级散布距离在距植株20~25cm的区域小坚果数目最多,随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小坚果的特征使其漂浮能力很强。结论:滇黄芩的传粉生物学及生殖生物的初步研究,对植物的世代延续乃至进化都至关重要,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李娅琼肖湘滇吴梅
关键词:滇黄芩传粉生物学繁殖生物学
滇黄芩快速繁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滇黄芩幼嫩茎作外植体,用MS+IAA 0.1 mg/L+BA 0.5(0.2)mg/L培养基上可诱导成苗,在MS+BA0.2(1.5)mg/L+IAA 0.1 mg/L+NAA 0.1 mg/L+2,4-D 0.5(1.5)mg/L培养基上可增殖、继代培养。分化苗在1/2 MS+NAA 0.1(0.2)mg/L+IBA 0.1(0.2)mg/L+PP3331.0 mg/L培养基上可迅速生根,生根率达100%。
李娅琼游春杨冠
关键词:滇黄芩快速繁殖
短柄乌头花序内花的分配与种子产生的研究
2016年
目的为了系统地了解高寒地区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自然种群的繁殖对策。方法在其繁殖分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花的多种结构特征、总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发育次序,短柄乌头的雌蕊重、心皮数、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的资源分配存在着位置依赖性的原因。结论了解短柄乌头自然种群的繁殖对策,为短柄乌头的濒危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李娅琼李文春
关键词:高寒草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