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 超表达GLDH拟南芥植株对高光胁迫的响应
- 2016年
- 研究在短时间高光胁迫下2种基因型拟南芥植株(GLDH基因超表达植株gldh236OE和哥伦比亚野生型Col)的表型、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等生理数据的变化.结果表明,超表达植株的抗坏血酸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高光对超表达植株叶片的伤害也小于对照野生型;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高光处理前后并无明显变化,而超表达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呈明显降低趋势,对照野生型的降低程度更明显,说明高光胁迫使PSII结构与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与破坏,而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光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 李媚周娟彭长连
- 关键词:拟南芥抗坏血酸
- 抗坏血酸对暗诱导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分析黑暗诱导衰老条件下3种内源抗坏血酸含量不同的拟南芥(GLDH基因超表达植株gldh236OE、哥伦比亚野生型Col和拟南芥抗坏血酸缺乏突变体vtc2-1)表型、抗坏血酸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抗坏血酸对暗诱导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胁迫后3种拟南芥抗坏血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Col相比,vtc2-1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叶片黄化速度明显较快;gldh236OE叶片黄化速度较慢;黑暗均引起了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降低,PSII的光合效率受到阻碍;也减少了vtc2-1非光化学猝灭(NPQ),外施抗坏血酸对植株热耗散能力显著增强(P<0.05).研究表明,内源抗坏血酸含量的缺失会导致植株对黑暗胁迫的适应性降低,外施1 mmol/L抗坏血酸能部分缓解植物的黑暗胁迫.
- 李媚陈晓锋彭长连
- 关键词:拟南芥抗坏血酸黑暗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抗逆性
- 二酰胺大环化合物与吡啶N-氧化物的络合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吡啶二酰胺大环与碘甲烷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大环主体化合物,并用NMR,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ESI-MS和1H NMR方法研究了合成的主体化合物与吡啶N-氧化物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核磁滴定测定了主客体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型大环化合物2不仅能与吡啶N-氧化物形成1∶1准轮烷型络合物,而且其络合常数Ka比相应的中性大环化合物1有显著提高.
- 杨登科曾志坚陈木娟潘绍武杨宇李媚雷春燕蒋腊生
- 关键词:大环化合物主客体化学络合作用准轮烷
- 新型二酰胺穴醚与吡啶N-氧化物的络合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大环化合物4和9分别与5-叔丁基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了新型穴醚5和10,并通过氢谱、碳谱、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ESI-MS和1H NMR方法研究了主体化合物穴醚5和10与客体吡啶N-氧化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核磁滴定测定了主客体络合物的络合常数.结果表明:穴醚5和10都能与吡啶N-氧化物形成1∶1络合物,而且对于相同的客体,环状"空腔"较大的主体化合物10的络合常数Ka比主体化合物5的络合常数大23倍.
- 赵淑婷李媚曾志张培唐陆陈坤蒋腊生
- 关键词:穴醚主客体化学络合作用
- 新型二酰胺穴醚的合成及其与中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本论文合成了基于26-冠-8和32-冠-10的新型穴醚5和10。通过大环化合物4和9分别与5-叔丁基-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了57%的穴醚5和56%穴醚10。分别通过氢谱,碳谱,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测定和表征。并...
- 李媚
- 关键词:穴醚二酰胺主客体化学准轮烷分子开关
- 拟南芥抗坏血酸的含量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植物叶片的衰老受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也受到如黑暗、干旱、营养缺乏、高盐、低温、臭氧和病原菌感染等环境胁迫的诱导。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小分子,作为抗氧化剂在植物逆境胁迫及植物衰老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论文以...
- 李媚
- 关键词:拟南芥抗坏血酸植物叶片衰老生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