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8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更多>>
一种新型耐温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05年 在酚醛树脂的分子中引入环氧基团的方式,合成了一种环氧化酚醛胶粘剂,得出了制备热塑性酚醛树脂及环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胶粘剂剪切强度可达28. 8MPa,适用期为82s,产物可在250℃高温下长期使用;合成工艺简单,有望工业化生产。 郭焱 李小燕 李仲谨 李存本一种高稳定性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稳定性粘合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骨胶与水混合,使骨胶充分溶胀;在水浴恒温时,加入NaOH中速搅拌,降温后在胶液中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中速搅拌至粘度明显增加;再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并用冰乙酸调节pH值至pH=8,继续反... 李仲谨 朱敏 李小钡 李小燕 杨艳丽 李华锋文献传递 预处理方式对小麦秸秆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 被引量:16 2006年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需首先对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预处理方式如酸处理、碱浸泡、氨水浸泡、碱蒸煮及其联合处理对秸秆及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用晶相显微镜、IR等表征了处理前后秸秆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及树脂的化学结构等;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预处理方式是碱蒸煮处理〔w(NaOH)=14%的水溶液、150℃、0.6 MPa、30 m in〕结合浓度为1 mol/L的硝酸在100℃下处理30 m in,及w(NH3.H2O)=10%的氨水室温浸泡48 h结合浓度为1 mol/L的硝酸在100℃下处理45 m in;两种方式所得高吸水性树脂吸收纯水的质量倍率分别为405 g/g和293 g/g,吸收w(复混肥)=0.1%的水溶液的质量倍率分别为124 g/g和82g/g〔复混肥中w(N)=w(P)=w(K)=10%,N、P、K分别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存在〕。 李仲谨 李小燕 郭焱关键词:小麦秸秆 预处理 高吸水性树脂 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06年 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是解决农业缺水、传统化肥农药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详细介绍了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保水机理、分类、作用机制、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对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对降低成本、改善耐盐性、改善降解性能的研究,以及研制功能性高吸水性树脂等将成为今后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热点。 李仲谨 李小燕 郭焱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 农用 骨胶与表氯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骨胶与表氯醇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1402 cm-1(C-O-C伸缩振动)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水胶比、碱用量、碱解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的影响。通过应用实验,接枝共聚物与工业骨胶相比,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李仲谨 李晓钡 朱敏 李小燕关键词:骨胶 表氯醇 接枝共聚 无氟超疏水自清洁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023年 采用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HDTES)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合成出一种改性纳米硅溶胶(SiO_(2)@HDTES),并将其与实验室自制的氨基硅树脂(ASi)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材料(ASi/SiO_(2)@HDTES)。以ASi/SiO_(2)@HDTES为成膜物质,采用喷涂技术在织物表面上得到无氟超疏水织物涂层。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仪(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接触角测量仪(OCA)、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级的分层结构,水接触角为152.8°,滚动角为8.4°,涂层可在室温下固化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该超疏水织物涂层具有无氟、无污染、环保等特点。 李小燕 安秋凤 焦岚姣关键词:无氟 自清洁 棉织物 麦秸制备耐盐型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利用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采用复合引发剂体系——过硫酸钾/亚硫酸钠、硝酸铈铵,引入两种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进行接枝共聚,并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轻度交联,制备出缓释肥基质用途的高吸水性树... 李小燕关键词:小麦秸秆 预处理 高吸水性树脂 复合引发剂 文献传递 小麦秸秆制备农用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27 2006年 将小麦秸秆进行碱蒸煮预处理,与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农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条件中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中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与小麦秸秆质量比为8、m(AA)/m(AM)=1、单体浓度为1.3 mol/L、丙烯酸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烘干温度为50℃等;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进行了吸水倍率、速率及保水能力的测试;对秸秆预处理前后及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吸肥保肥性能,吸收去离子水达412 g/g,吸收w(复混肥)=0.1%的水溶液达到126 g/g,且在30 m in内达到吸收饱和,抑蒸效果显著;丙烯酸、丙烯酰胺确已成功接枝在秸秆纤维素的主链上。 郭焱 李小燕 李存本 李仲谨关键词:小麦秸秆 接枝共聚 医用淀粉微球降解行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的性质,综述了医用淀粉微的球降解行为研究,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降解过程研究、相应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李仲谨 李晓钡 陈立红 李小燕关键词:淀粉微球 降解 数学模型 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防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024年 随着欧盟环保要求对PFOA、PFOS、APEO等含氟化合物的严格限制,无氟防水剂成为织物整理剂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将端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先氨解开环合成硅氧烷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反应性中间体(AESO),再将其与正硅酸乙酯(TEOS)及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进行水解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树脂,并以其制备得到防水剂RAPS@SiO_(2).以棉织物布样作为应用对象,用FT-IR、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织物相比,采用3%浓度RAPS@SiO_(2)防水剂经一浸一轧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在保持原有光泽的同时,在防水性、柔软度等方面有明显提升,水接触角WCA=151.7°,滚动角SA=9.2°,静态吸水时间达到195 min,并且改性织物经过5次循环水洗、100次磨损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无氟防水剂RAPS@SiO_(2)的开发为制备环境友好型超疏水织物防水剂提供新思路. 李小燕 安秋凤 焦岚姣 杨博文关键词:无氟 改性聚硅氧烷 防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