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康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钛合金
  • 4篇合金
  • 3篇微动
  • 2篇微动磨损
  • 2篇磨损
  • 1篇钝化
  • 1篇凝固
  • 1篇凝固组织
  • 1篇喷丸
  • 1篇喷丸处理
  • 1篇轴向
  • 1篇榫头
  • 1篇微动疲劳
  • 1篇微弧氧化
  • 1篇微弧氧化处理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冷镦
  • 1篇剪切带
  • 1篇过冷
  • 1篇过冷度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萍乡学院
  • 1篇北京航空制造...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6篇付雪松
  • 6篇李康
  • 5篇周文龙
  • 2篇陈国清
  • 2篇胡建军
  • 1篇李志强
  • 1篇盖鹏涛
  • 1篇张新华
  • 1篇韩文波
  • 1篇李瑞冬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材料工程
  • 1篇钛工业进展
  • 1篇Transa...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钛合金榫头微动疲劳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4
2014年
综述了涡轮发动机钛合金叶片榫头微动疲劳失效的两种试验方法(轴向微动疲劳试验和榫型微动疲劳试验)的研究现状。轴向微动疲劳试验技术适用于微动疲劳失效机理的研究,应用于抗微动疲劳防护层试验验证的研究也较多;而榫型微动疲劳试验技术则多用于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榫头微动疲劳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完善,应综合运用微动磨损、轴向微动疲劳和榫型微动疲劳等技术,并配合有限元分析手段,开展微动疲劳机理、多因素影响及防护层作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李康付雪松周文龙
关键词:榫头微动疲劳
TC16钛合金冷镦变形的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快速顶锻实验研究退火态TC16钛合金冷镦变形行为,利用显微硬度计、透射电镜及XRD技术分析TC16钛合金冷镦变形后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退火态TC16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能实现无裂纹1/8锻压比冷镦变形。冷镦样品不均匀变形明显,形成一字双叉剪切带,硬度值在剪切带区域最大。锻压比小于1/4时以位错强化为主,大于1/4时以细晶强化为主。锻压比为1/4时冷镦样品硬度梯度最大,力学性能不稳定,锻压比大于1/4后,力学性能逐渐趋于稳定。
李康付雪松胡建军张久文周文龙
关键词:TC16钛合金冷镦剪切带
微弧氧化处理TC4合金表面微动磨损性能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高硬度陶瓷涂层,研究其表面抗微动磨损性能。结果显示,陶瓷涂层主晶相为Al_2TiO_5相,硬度不均匀,由结合层向表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高硬度HV0.5达11 500 MPa,远高于钛合金基体的硬度。微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陶瓷层的致密层起到主要防护作用。磨损初期阶段,疏松层脱落、细化、堆积同时伴随摩擦副较为严重的磨损;稳定阶段为滑动磨损,致密层磨损轻微,摩擦副磨损严重,钛合金磨屑由摩擦副向致密层转移。
李康付雪松胡建军周文龙
关键词:微弧氧化TC4钛合金微动磨损
基于高温熔凝法Al_2O_3/ZrO_2/YAG共晶陶瓷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被引量:1
2017年
作为超高温结构材料,共晶氧化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密切相关。采用高温熔凝法制备Al_2O_3/ZrO_2/YAG共晶陶瓷体,研究熔体温度和结晶种子对凝固组织影响规律,运用经典形核机制和Jackson-Hunt共晶生长模型探讨了凝固组织的演变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熔体温度升高(1750~2000℃),凝固体物相组成从α-Al_2O_3,c-ZrO_2和YAG转变为α-Al_2O_3,c-ZrO_2和亚稳相YAP。凝固组织依次经历:非共晶Al_2O_3/ZrO_2/YAG、不规则共晶Al_2O_3/ZrO_2/YAG、纳米纤维状共晶Al_2O_3/ZrO_2/YAG和复杂粗大的亚稳复合陶瓷Al_2O_3/ZrO_2/YAP。分析表明,凝固组织的演变源于异质晶核点不断钝化导致形核过冷度和凝固路径改变,所以合理选择熔体温度和结晶种子是共晶组织调控的关键。
付雪松孙胃涛韩文波李康陈国清周文龙
关键词:过冷度凝固组织钝化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rengthened surface layer in Ti-6Al-4V alloy induced by wet peening treatment被引量:5
2016年
A modified surface layer was formed on Ti-6Al-4V alloy by wet peening treatment. The variations of the residual stress,nano-hardnes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modified layer with depth from surface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nano-indentation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both the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nd hardnes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the termination depths are 160 and 80 μm,respectively. 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within 80 μm, the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hardness areenhanced by the co-action of the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and 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 Within 80–160 μm, the compressiveresidual stress mainly derives from the 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trengthened layer in Ti-6Al-4V alloy after wet peeningtreatment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a revised equation with respect to a relation between hardness and yield strength.
李康付雪松陈国清周文龙李志强
湿喷丸处理Ti-6Al-4V合金微动磨损行为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湿喷丸技术对Ti-6Al-4V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研究了部分滑移、混合滑移和完全滑移等不同状态下钛合金样品的微动磨损行为,从微动状态角度探讨喷丸强化对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喷丸处理对于完全滑移状态下Ti-6Al-4V合金的微动磨损行为影响较小;而在混合滑移状态时,喷丸处理使得微动磨痕的塑性变形积累区消失,有效抑制局部疲劳损伤造成的微裂纹萌生。这是因为喷丸引入加工硬化作用使材料表层局部强度提高,进而改善局部疲劳损伤。
张新华付雪松盖鹏涛李瑞冬李康
关键词:TI-6AL-4V钛合金微动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