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剖宫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杨梅王海娟史胜平宋万千蔺枢勇李俊玲赵海珍高瑞英孙东瑞李建玲
- 我们选择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诊断为选择性足月剖宫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58例,采用按家长意愿或随机分为两组:A组,机械通气组;B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组。观察探讨其临床治疗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剖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外源性
- 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行为神经评分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t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al assessment,NBNA)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NICU住院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3d、14d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NSE浓度;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后3d、14d的NBNA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NSE比较及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后常规治疗组NSE继续升高而亚低温治疗组无明显变化,亚低温治疗组NBNA无明显变化而常规治疗组继续降低;14d后两组NSE均下降,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NBNA评分均增加,而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0.816,r2=-0.853,r3=-0.864,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行为神经能力,且血清中NSE水平可与NBNA同时作为局部亚低温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 姚爱敏杜宝琴郝亚平孙学江李建玲司志梅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行为神经评分缺氧缺血性脑病
- 优质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机械通气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PaCO_2水平低于干预前,PaO_2、SpO_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 00%,低于对照组的20. 00%(P <0. 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利于病情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霍耀芳郄学敏姚爱敏李建玲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机械通气
- 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均被认为可以间接反映机体心血管系统压力高低水平和内皮受损程度的指标,在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已得到证实。笔者复习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就ANP、ET-1和vWF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姚爱敏郝亚平张洁李建玲司志梅孙学江
- 关键词:心钠素内皮缩血管肽1WILLEBRAND因子
- 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
- 姚爱敏郝亚平孙学江张洁王海娟李建玲王叶青
- 关键词: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西地那非
- 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NSE/MMP-9及NBNA评分的变化及意义
- 姚爱敏夏丽娟李建玲司志梅姚亮杨红静王叶青
- 该项目探讨NSE和MMP-9联合NBNA评分在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意义,该研究通过检测NSE和MMP-9及行为神经评分在局部亚低温治疗中的变化,并分别比较二者的相关性,探讨可客观量化的反映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新生儿
- 口服西地那非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期间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 2014年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在1969年被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出生后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进而超过体循环动脉压力,从而阻碍了“胎儿循环型”向“成人循环型”的过渡,当体循环压力低于肺循环压力时,导致患儿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出现右向左血液分流的现象,由此出现严重低氧症和紫绀等临床表现,患儿病死率高达50%。PPHN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并非单一因素所导致,临床常见因素为肺炎、胎粪吸入、继发性窒息、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ARDS)等[1]。高频通气、一氧化氮( NO)吸入、体外膜肺( ECMO)、给予硫酸镁等传统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病死率较高,未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 司志梅张洁李建玲姚爱敏
- 关键词:西地那非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出生的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再给予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温波动、体质量增长、血氧饱和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体温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喂养不耐、皮肤溃损、呼吸暂停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能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长环境,稳定其生命体征,促进其健康生长。
- 李建玲
-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 FMEA模式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风险工具对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模式对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风险报警进行研...
- 田文冰曹会茜郭子寒李南南李和轩彭永江李建玲王玉彩姬晨辉
- 关键词:FMEA安全风险管理
- 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日至2017年2月10日收治的早产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混合喂养或母乳喂养,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预防。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败血症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早产儿的14.81%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早产儿实施益生菌预防,能预防和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同时还能降低败血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李建玲孙学江孙玮郄学敏葛蕾萱严风姚爱敏
- 关键词:益生菌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