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患者用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Ⅱ级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1.0mg加格拉斯琼3mg;B组:芬太尼0.7mg加氢溴酸高乌甲素16mg和格拉斯琼3mg,...
- 李旭明廖俊锋
- 关键词:氢溴酸高乌甲素芬太尼术后镇痛
- 文献传递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报道
-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1例,女7例;年龄31-73岁,平均52岁。主要表现为头疼和偏头疼,视物模糊,眼裂增大,瞳孔散大,眼...
- 吕机生叶志坚李旭明邵大清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用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李旭明廖俊锋
- 关键词:术后静脉镇痛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老年患者皮肤瘙痒
-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后经C型臂X线机定位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对老年患者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后经C型臂X线机定位,以判断最适置管长度及安全性。方法80例ASA分级Ⅰ~Ⅱ级老年患者,将中心静脉导管经颈外静脉穿刺留置于上腔静脉末端后,保留导丝,在C型臂X线机下定位,调整至最适长度。结果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75%(79/80)。最佳置管长度右侧为(13.15±2.04)cm,左侧为(15.14±1.64)cm。结论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后经C型臂X线机定位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能提高穿刺成功后置管位置的准确率,减少穿刺的并发症。
- 李旭明
- 关键词:老年人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 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
- 2005年
- 李旭明吕机生
-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稀释围手术期老年病人输血量围术期
- 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子宫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03年
- 邵大清李旭明吕机生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肠功能恢复麻醉药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
- 2007年
- 吕机生叶志坚李旭明邵大清
- 关键词:颈椎病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
- 氯胺酮对硬膜外加异丙酚全麻诱导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吕机生李旭明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心血管反应氯胺酮
-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研究
- 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由于操作简单,体表标志明显,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能否准确到达中心静脉,左右侧置管深度有何不同,长期留置的并发症,目前报道不多。
- 吕机生李旭明廖俊锋
- 文献传递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肌钙蛋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肌钙蛋白Ⅰ(CTn Ⅰ)的影响,探讨AHH在老年患者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无心肺疾患的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血液稀释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5例.硬膜外麻醉成功后,H组按50ml/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15ml/kg,C组输乳酸林格氏液15ml·kg-1·h-1.麻醉前、切皮前、术毕、术后4h监测并记录SBp、dBp、HR、CVP、HCT、血气及心肌钙蛋白(CTn Ⅰ). 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两组血压均下降,C组下降较H组明显,H组实施AHH后CVP明显升高,但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术中各时点血气分析变化差异无显著性.CTn Ⅰ在组内各时点及组间相应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Tn Ⅰ始终处在低值(≤0.1ng/ml). 结论 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实施AHH,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心肌损伤不明显.
- 李旭明吕机生
- 关键词:血液稀释老年人心肌钙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