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宇
- 作品数:68 被引量:2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炎性假瘤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3岁。中上腹腹胀伴纳差乏力1个月,无痛性皮肤巩膜黄染20d,院外给予保肝退黄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体重减轻5kg。既往有甲状腺切除史,对酒精过敏,否认肝炎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
- 王海全李昭宇
- 关键词:胰腺炎假瘤
- 胆囊癌治疗方式与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不同治疗方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988~ 1998年10年间 12 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 12 6例胆囊癌占同期胆道外科疾病的 2 7% (12 6 / 46 2 7) ,占同期普外疾病的 0 76 % (12 6 / 16 478)。根治性切除率 38 9% ,平均生存8 8个月 ;姑息性手术率 30 9% ,平均生存 3 9个月 ;其他治疗方式占 30 2 % ,平均生存 3 3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是使胆囊癌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 ,病理类型对胆囊癌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 李昭宇李明皓于松宁
- 关键词:胆囊肿瘤预后外科手术药物治疗
- 胆囊息肉样病变18例临床病理分析与手术指征探讨被引量:1
- 1995年
- 报告1984年2月至1994年1月在本校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18例,均由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炎性息肉9例,腺瘤5例,胆固醇性息肉2例,计占89%。30~40岁为高发年龄组。大多数病人呈慢性胆囊炎表现。以B超检出率最高,达95%。手术切除胆囊为最佳治疗办法。结合文献报道,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外科病理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拟定了手术适应症的5条初步标准和暂不需手术治疗病人的观察方法。
- 李昭宇王琦李建中
-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腺瘤病理
-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处理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总结宁夏陶乐县医院和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10年间收集的 386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诊治经验 ,与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病人术后切口液化感染率对比 ,无显著差异。认为 ,将血糖调整在 9mmol/L以内及时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可有效地解决病人生活和治疗上的矛盾 。
- 岑金云李昭宇
- 关键词:胆结石糖尿病
- 阑尾类癌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1个月前因"转移性右下腹1 d"就诊中卫市中医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于2015年3月急诊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阑尾盲端类癌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缘未见癌浸润,术后恢复良好,为行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4月21日就诊我院。
- 陶振刘明奇张强陈森李昭宇
- 关键词:阑尾类癌手术
- 规则性与非规则性手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术后生存率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肿瘤直径为5~10cm的原发性肝癌(简称原发性大肝癌)经规则性与非规则性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为其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大肝癌且资料完整的病例73例。结果全组患者总体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其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89%、55.97%、9.87%。其中经规则性手术切除患者(23/73)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3%、40.37%、0%;经非规则手术切除患者(50/73)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3.0个月,其1、3、5生存率分别为98%、61.52%、12.53%。原发性大肝癌的患者经非规则肝癌切除术术后生存时间高于经规则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Log-rank4.08,P=0.0435)。结论原发性大肝癌的患者经非规则肝癌切除术术后生存时间高于经规则性肝癌切除术患者。
- 常小伟李昭宇
- 关键词:肝切除术规则性肝切除
- 肝细胞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MGB1蛋白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HCC癌组织及22例HCC癌旁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组织中HMGB1蛋白的差异;记录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HMGB1蛋白与HCC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中HMGB1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增高(P<0.05)。HMGB1蛋白表达与HCC肿瘤临床TNM分期、Edmondson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 HMGB1蛋白表达在HCC中表达增高,与HCC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HMGB1蛋白可能对HCC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
- 王超李昭宇
- 关键词:肝细胞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临床病理特征
-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对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诊断抗原P-29(diagnostic antigen P-29)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从重组质粒EgP-29/pGEM-T中获取诊断抗原P-29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并表达、纯化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ELISA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EgP-29/pET-28a/BL21(DE3)plysS,并纯化出浓度较高的重组蛋白。ELISA检测显示,用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体IgG,Western-blotting鉴定该抗体能识别重组抗原及天然抗原原头蚴。结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师志云李昭宇卜阳王娅娜李宗吉马锐赵巍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蛋白表达纯化免疫原性
- 普腹外科几点概念的商榷
- 1992年
-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既往的一些传统概念甚至是“经典”概念正不断地被修正,或被实践证明已不甚适用于临床而被扬弃,代之以更准确更合理的概念,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普腹外科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已经不应该再应用或被误解的概念。
- 李昭宇韩策然于松宁
-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肠鸣音亢进
- 纤维胆道镜不同探查入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T管窦道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胆道镜探查治疗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患者中行胆总管探查和经T管窦道取石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引流,拔管前均行常规T管造影。本组35例继发于胆囊结石切除术后,术后10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90例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27例既往曾有胆绞痛病史,其中69例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取石成功,经胆囊管入路者术后未留置T管;21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16例同时合并有左、右肝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引流者128例。1次取尽141例,9例经T管窦道取石1次成功,1例取石2次,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均成功。术后胆红素均在3~5 d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A199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重要措施,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安全可行,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经T管窦道取石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康玉明赵伟李昭宇
- 关键词: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残余结石T管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