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病理学研究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肉瘤
  • 4篇骨肉瘤
  • 4篇寡核苷酸
  • 4篇核苷酸
  • 4篇反义
  • 3篇顺铂
  • 3篇反义寡核苷酸
  • 2篇蛋白酶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糖基化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裸鼠
  • 2篇内皮
  • 2篇金属蛋白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11篇李永军
  • 4篇高大新
  • 3篇董玉兰
  • 3篇王岩峰
  • 3篇张海燕
  • 3篇黄涛
  • 3篇吕刚
  • 2篇杨向红
  • 2篇魏茗
  • 1篇王跃中
  • 1篇李会民
  • 1篇姜永冲
  • 1篇张亚佳
  • 1篇高英贤
  • 1篇温晓燕
  • 1篇冯继
  • 1篇邢芳玉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基化终产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的作用
<正> 目的糖尿病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而且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在晚期往往具有不稳定斑块的特点。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基质降解酶,参与斑块破裂的过程...
李永军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巨噬细胞辛伐他汀
文献传递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顺铂治疗裸鼠荷骨肉瘤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反义基因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提高骨肉瘤疗效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荷骨肉瘤裸鼠模型,采用瘤内注射和腹腔给药方式,以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5mg/kg体重)配合顺铂(DDP,3mg/kg体重)对瘤鼠进行联合干预治疗,观测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及瘤体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Survivin蛋白表达,DNA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联合治疗组裸鼠瘤重(0.36±0.01)g仅为对照组(1.08±0.05)g33%,抑瘤率IR(66.9±1.4)%显著高于ASODN组(38.9±0.8)%和DDP组(49.8±9.6)%,χ2=5.14,P<0.05,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减弱,AI(45.1±3.7)%显著高于对照组(5.8±1.2)%及各单药组(23.9±3.1)%、(24.1±4.8)%,χ2=146.03,P<0.01。结论ASODN对DDP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弥补DDP耐药缺陷,两者联合可望发挥协同抗瘤效应。
高大新张海燕吕刚李永军黄涛王岩峰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顺铂化学治疗裸鼠骨肉瘤
Ki-67及p53蛋白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 6 7、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Ki 6 7、p5 3抗体对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 P法免疫组化检测 ,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 ,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 ,各组肿瘤间进行比较。结果 :鳞癌各例Ki 6 7、p5 3均呈阳性表达 ,疣状癌Ki 6 7、p5 3(除 1例 )均呈阳性表达 ,乳头状瘤Ki 6 7均呈阳性表达 ,p5 3阴性表达。正常粘膜上皮Ki 6 7、p5 3均呈阴性表达。Ki 6 7、p5 3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加 ,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 (P均 <0 .0 1)。结论 :Ki 6 7,p5 3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
董玉兰杨向红高英贤李永军
关键词:蛋白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VEGF ASODN,按不同浓度转染骨肉瘤OS-732细胞,设正义(SODN)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细胞生长状态,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I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SODN、对照组比较,ASODN组细胞中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IR(分别为10μmol/L组34.21%,20μmol/L组39.50%)显著增高(P〈0.05),上述效应呈浓度依赖性;镜下观察ASODN转染细胞代谢衰退,当转染浓度至20μmol/L时,其凋亡率AI值(18.25±0.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0.28)%和SODN组[(6.41±0.10)%,P〈0.01]。结论ASODN能够特异性封闭骨肉瘤细胞VEGF基因表达;并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高大新冯继姜永冲王岩峰李永军温晓燕李会民
关键词: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脱噬作用
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促进顺铂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2005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ASODN)对顺铂(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合成靶向survivin的ASODN转染骨肉瘤OS732细胞并与DDP联合作用,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正义(SODN)组及DDP组进行比较。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状态,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吖啶橙/溴化乙锭(acridineorange/ethidiumbromide,AO/EB)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和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SODN组及DDP组相比,ASODN转染组细胞survivin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细胞凋亡水平较空白对照组、SODN组相应提高,细胞萎缩、染色质浓缩呈典型凋亡改变,细胞生长相对受抑;上述指标在ASODN+DDP组变化更为明显,其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和细胞生长抑制率(inhibitionratio,IR,61.36%)明显高于各单“药”组(SODN组6.81%、ASODN组31.82%和DDP组41.35%)及SODN+DDP组(45.45%),P<0.05。结论:ASODN能够特异性封闭骨肉瘤OS732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使其功能相应受抑,增加细胞对DDP敏感性,进而增进DDP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效应。
吕刚高大新黄涛张海燕杨向红李永军
关键词:细胞凋亡
餐后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检测餐后高血糖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探讨氧化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及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 (MDA)。结果 :空腹时糖耐量异常组的MD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FMD则明显降低 (P <0 .0 1 )。口服糖耐量试验后 ,FMD进一步降低 ,MDA进一步升高 ,在 2型糖尿病组中更为明显。维生素C的治疗可逆转糖耐量异常组的内皮功能障碍。结论 :餐后高血糖可造成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化损伤对餐后高血糖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李永军魏茗邢芳玉
关键词:血糖内皮功能障碍
糖基化终产物对巨噬细胞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前言 在高血糖的条件下,许多生物大分子会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大量蓄积于体内并沉积于血管壁。近年大量研...
李永军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文献传递
反义survivin联合顺铂抑制裸鼠荷骨肉瘤生长(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反义基因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提高骨肉瘤疗效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构建荷骨肉瘤裸鼠模型,采用瘤内注射和腹腔给药方式,以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配合顺铂(DDP)对瘤鼠进行联合干预治疗,并与各单药组进行比较,观测各组裸鼠肿瘤生长情况、评估瘤体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DNA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各单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在显著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同时,肿瘤细胞凋亡坏死更为明显,肿瘤生长受抑效果更强。结论:ASODN对DDP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弥补DDP耐药缺陷,二者联合可望发挥协同抗瘤效应。
高大新张海燕李永军王岩峰黄涛吕刚
关键词:骨肉瘤寡核苷酸类反义顺铂
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告
2001年
李永军董玉兰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鼻腔肿瘤病理病例报告
血清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立 715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分析法测定 118例各种肿瘤患者以及 11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GPDA活性。结果 :74 .1%的肺癌 ,72 .2 %的胃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71.4 %肺癌肝转移 ,6 6 .7%胃癌肝转移 ,6 9.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而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GP DA活性在正常范围 (P >0 .0 5 )。结论 :GPDA活性检测可以为胃癌 ,肺癌以及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同时对监测恶性肿瘤肝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魏茗李永军
关键词: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胃癌肺癌原发性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