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酮替芬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DCM)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CM组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组(Ket组)。NC组给予普通饮食,DCM组予以高脂高糖饮食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Ket组为DC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0.025%的酮替芬溶液1 mg/kg腹膜腔内注射,2次/d,连续注射8 w。同时,NC组和DCM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注射。实验完成后处死全部大鼠,剪下左心室,称取左心室重量计算全心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在电镜下对各组心肌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氧簇(ROS)表达,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比较肥大细胞数量分布。结果 DCM组全心指数显著高于NC组和Ket组(均P<0.05);DCM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高于NC组和Ket组(均P<0.05)。电镜下NC组大鼠心肌细胞核椭圆形清晰可见,闰盘连续,肌丝致密,胞内可见大量形态结构正常的线粒体;DCM组大鼠心肌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显示不清晰,闰盘扭曲断裂,肌丝溶解;Ket组大鼠心肌细胞核无明显肿胀,核膜尚光滑、完整,无核固缩表现,线粒体完整清晰。DCM组大鼠血清TNF-α、ROS显著高于NC组和Ket组(均P<0.05)。DC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分布密度显著高于NC组和Ket组。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存在肥大细胞的表达增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酮替芬可减轻DCM。肥大细胞表达的增强可促进TNF-α和ROS的表达,部分参与DCM的发生发展。
- 刘飞古远云李程赵娅徐勇万沁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肥大细胞酮替芬
- 三氧化二砷及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NB4细胞PML/RARA融合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NB4细胞增殖过程中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的情况,并用三氧化二砷(As2O3)和/或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干扰后观察目的基因的变化。方法用As2O3(1×106 mol/L)或/和ATRA(1×106 mol/L)干扰体外培养成熟的NB4细胞,后用real/Time PCR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ATRA及As2O3均使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抑制,但双药联用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As2O3对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抑制较同剂量ATRA强。结论 ATRA及As2O3均能下调PML/RARA融合基因。As2O3对PML/RARA融合基因的下调作用及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均比同剂量的ATRA强。双药联用与单药干预,无叠加效应。
- 陈艾贾鹏李程王珉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NB4细胞
- 类胰蛋白酶与2型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研究类胰蛋白酶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建模成功的Wistar大鼠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15只)、2型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15只)、类胰蛋白酶抑制剂组(干预组,15只)。后2组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干预组每只大鼠给予0.025%的酮替芬溶液1 mg/kg腹膜腔内注射,2次/d,连续注射8周,NC和DCM两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大鼠,称取体质量、全心重、左心室重量,测定全心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在光镜下对各组心肌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类胰蛋白酶蛋白表达量。结果:全心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DCM组全心指数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NC组(P<0.05),干预组全心指数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低于DCM组(P<0.05)。常规HE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DCM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可见明显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细胞肥大,细胞核边缘不清;干预组心肌细胞体积较DCM组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心肌细胞排列规则,断裂现象少见,细胞核大小尚均一。大鼠血清TNF-α水平:DCM组显著高于NC组(P<0.05),干预组低于DCM组(P<0.05)。类胰蛋白酶相对灰度值比较:DCM组高于NC组(P<0.05),干预组低于DCM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存在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增强,经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干预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心肌病理改变减轻,类胰蛋白酶的表达降低。类胰蛋白酶表达的增强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
- 赵娅刘飞古远云李程徐勇万沁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类胰蛋白酶酮替芬
- Turner综合征Y染色体物质嵌合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TS)患儿Y染色体物质及衍生物嵌合发生的情况,为TS患儿诊断后的监测提供科学建议,改善国内TS监测和保健管理的现状。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TS患儿30例,进行基因组DNA的Y编码睾丸特异性蛋白基因(TSPY)、Y染色体中心着丝粒DYZ3重复序列(DYZ3)和Y性别决定区域(SRY)3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反应结果阳性的病例补充SRY探针原位荧光杂交(FISH)分析。结果基因组DNA的PCR结果显示,3例患儿的TSPY、DYZ3扩增均为阳性(10.00%),其中只有1例SRY扩增阳性(3.33%);3例Y染色体物质阳性病例进一步进行FISH研究,结果显示3例SRY杂交信号均为阳性。结论运用3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Y染色体物质嵌合在TS不少见,每一个TS患儿都应在诊断后进行Y染色体物质的分子遗传学监测。
- 李程程茜邓兵李娅莎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及抗病毒、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哕音、喷嚏)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及输液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加快患儿康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刘春艳贾鹏邹艳胡晓李程
-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小儿呼吸道感染
- 重庆地区1743例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意义探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染色体异常的主要分布情况,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 743例儿童无菌外周血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制片及G带分析。结果 1 743例中检出基因异常共742例,异常检出率42.57%,异常核型共20种,常染色体异常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性染色体异常以Klinefelter综合征为主。按送检病因分类染色体检出异常相符情况为21-三体综合征80.69%,送检年龄集中在小于1岁组;脆性X综合征2.08%,送检年龄主要是3~5岁儿童;猫叫综合征57.12%(4/7);表型不易识别智力低下/发育迟缓4.95%,送检儿童年龄大部分为3~5岁。结论重庆地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最常见染色体异常为Down′s综合征、Kilinefelter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临床上应较全面获取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儿童的染色体信息,以利于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
- 李程程茜张伟
-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儿童
- 视黄酸核受体α通过CREB粘附蛋白影响非洲爪蟾胚胎脑和肠道神经发育的研究
- 李程侯娜丽石宇杨亭谷燕何慕兰陈洁李廷玉
- Turner综合征临床表现的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李程程茜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遗传学基础个体化治疗染色体病自然流产妊娠早期
- Nrf2/ARE通路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是体内调控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是细胞抗氧化还原的中枢调节者,Nrf2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n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相互作用激活Nrf2/ARE通路,减少高糖因素产生的活性氧,发挥其抗氧化应激损伤和抗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改善氧化应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防御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rf2/ARE通路在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综述。
- 李程万沁
- 关键词:NRF2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
- 重庆地区4628例遗传咨询儿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求重庆地区遗传咨询儿童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情况,为疾病诊疗、优生优育管理水平提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4628例儿童无菌外周血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制片,G带分析,必要时C带分析。结果:4628例检出染色体畸变1049例,异常检出率22.67%;包括73种异常核型,常染色体异常874例(83.32%),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147例(14.01%),分别以Down’s综合征和Turner综合征最常见;送检原因以智力低下、矮小、先天畸形最多见,年龄分别集中在婴儿期、学龄期和学龄前期,检出异常和临床诊断符合情况分别为:智力低下42.57%(742/1743)、矮小9.98%(98/982)、先天畸形8.10%(56/691)。结论:重庆地区染色体畸变类型较复杂多样,临床上尤应注意及时对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先天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染色体筛查,以利于遗传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
- 李程程茜张伟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