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孝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损伤
  • 1篇弹塑性损伤模...
  • 1篇道路工程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蠕变
  • 1篇蠕变模型
  • 1篇统计损伤
  • 1篇沥青
  • 1篇沥青混合
  • 1篇沥青混合料
  • 1篇路工
  • 1篇混合料
  • 1篇基于统计
  • 1篇荷载
  • 1篇荷载作用
  • 1篇WEIBUL...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3篇李红孝
  • 2篇李倩
  • 2篇刘俊卿

传媒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延性金属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与应用
根据在役钢结构工程事故,可以总结出,钢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内部损伤,损伤造成结构的抗力减小,发展到最终可能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可见材料的损伤对结构的破坏非常严重。  本文...
李红孝
关键词:弹塑性荷载作用
文献传递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将修正的Burgers模型看成是Van Der Pool模型与一个非线性黏壶串联而成,认为材料损伤演化过程只是导致模型中串联黏壶的黏度降低,其他3个元件并没有受到损伤;用Weibull函数来描述沥青混合料内部缺陷的分布,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损伤演化方程,将损伤引入修正的Burgers模型的非线性黏壶,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损伤模型;给出了蠕变应变、蠕变速度和蠕变加速度的解析表达式,证明了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沥青混合料三阶段的蠕变特性;最后通过两个试验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串联黏壶的损伤不仅较以往的蠕变损伤模型更加简单,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实验结果,最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有了更合理的理论根据。
刘俊卿李倩李红孝
关键词:道路工程统计损伤WEIBULL分布沥青混合料
增量型横观各向同性损伤理论与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损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横观各向同性损伤理论为基础,引入损伤变量因子,构造有效损伤张量M(D),建立了增量型有效应力方程.应用塑性流动的分析方法,得到弹性应变和有效弹性应变之间的关系.根据von Mises屈服准则,得到塑性四阶对称刚度张量.通过对带孔平板拉伸的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考虑损伤后材料应力集中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给出损伤对材料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损伤加快了材料变形的发展.
刘俊卿李红孝李倩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