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伟

作品数:43 被引量:25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数值模拟
  • 21篇值模拟
  • 11篇层状云
  • 9篇数值模拟分析
  • 9篇积层混合云
  • 8篇气溶胶
  • 7篇降水
  • 6篇增雨
  • 5篇云系
  • 5篇层状云系
  • 4篇人工增雨
  • 4篇南京北郊
  • 4篇积云
  • 4篇积云并合
  • 3篇吸湿
  • 3篇吸湿性
  • 3篇夏季
  • 2篇滴谱
  • 2篇对流云
  • 2篇雨滴谱

机构

  • 39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贵州省人工影...
  • 6篇辽宁省人工影...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42篇李艳伟
  • 8篇张泽锋
  • 8篇牛生杰
  • 5篇秦鑫
  • 4篇郑国光
  • 3篇杨素英
  • 3篇文继芬
  • 3篇罗宁
  • 3篇黄浩隽
  • 3篇杜秉玉
  • 3篇徐彬
  • 3篇缪青
  • 2篇赵姝慧
  • 2篇王巍巍
  • 2篇王彦
  • 2篇沈艳
  • 2篇银燕
  • 2篇沈艳
  • 2篇蔡磊
  • 1篇李慧晶

传媒

  • 5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气象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大气科学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教育与科...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首届长三角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云催化剂及其在层状云催化增雨中的应用研究
该文结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与示范'中改进催化剂的工作,分别介绍了三七高炮配方的改进、机载末端燃烧器碘化银烟条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外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检测催化剂成核率的实验仪器、实验过...
李艳伟
关键词:三七高炮层状云
文献传递
华东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溶胶数浓度及谱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2014年7月黄山光明顶观测获得的气溶胶数浓度、气溶胶数谱数据,对黄山夏季气溶胶数浓度及谱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气溶胶数谱进行了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夏季气溶胶平均数浓度约为3 518.27 cm^(-3),主要集中在爱根核模态;气溶胶平均数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峰值浓度的出现伴随着小粒子的增多。气溶胶数浓度与相对湿度和风速成负相关,高浓度的气溶胶多出现在较弱的东南风时;积聚模态气溶胶数浓度受风向影响显著。不同气团背景下气溶胶数谱差异集中在小于100 nm和500~1 000 nm粒径范围。爱根核模态气溶胶在高湿的西南气团影响下数浓度最低、谱较窄,而高温、低湿的东南气团对应的气溶胶数浓度最高、谱最宽,北方气团对应的气溶胶数浓度和谱宽居中;500~1 000 nm粒径范围气溶胶数谱分布特征与之相反。不同背景的气溶胶数谱和体积谱均可采用爱根模态、积聚模态1和积聚模态2三个模态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但不同气团背景下的各模态谱型参数差异较大。
杨素英张铁凝李艳伟赵秀勇余欣洋王启花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气溶胶对数正态分布
云降水结构与气溶胶PM10、PM2.5特性研究
牛生杰雷恒池樊曙先刘晓莉李艳伟桑建人许潇锋许丹刘菲
该项目属于地球科学大气科学领域。为提高对各类降水形成机理的认识、揭示气溶胶PM10、Pm2.5大气环境效应,项目以云降水宏微观物理结构,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了三类(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对流云)降水形成...
关键词:
关键词:气溶胶大气环境治理
新旧配方三七炮弹催化增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2007年
为检验新旧配方三七炮弹的增雨效果,选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层状云催化模式对河南省春季的一次层状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新旧配方催化后云体的动力过程和微物理特征,并与未催化情形进行对比。得出新配方的增雨效果优于旧配方;催化后冰相粒子出现时间提前且含量增加,特别是用新配方催化后云体反应更加激烈。
李艳伟郑国光
关键词:层状云数值模拟
云并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正>引言云的并合是云降水过程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的文献表明,云和云之间、云团和云团之间、云和云系之间,经常会发生并合。对流云的并合是云体扩大强化的表现,对降水系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Simpson等1973年在夏...
李艳伟牛生杰姚展予罗宁文继芬黄浩隽
文献传递
南京北郊春季气溶胶吸湿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对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云凝结核形成、气候强迫、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吸湿性串联差分迁移率分析仪(HTDMA)在2014年4月16日~5月21日对南京北郊的大气气溶胶吸湿特性进行观测.30~230 nm气溶胶粒子在90%相对湿度下的吸湿增长观测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因子平均概率分布函数(GF-PDF)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即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强吸湿模态,和一个相对较小但仍很明显的弱吸湿模态.对吸湿性的日夜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白天的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大于夜间气溶胶粒子,白天强吸湿模态的粒子数目比例高于夜间,夜间气溶胶粒子的外混合程度更高.利用HYSPLIT模式对气溶胶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北郊主要受到3类气团的影响.其中西北大陆气团背景下爱根核模态粒子在经过大陆的长距离输送过程后,老化程度较高,吸湿性也更强.而对于积聚模态粒子,则为来自东方气团的粒子吸湿性更强,强吸湿模态粒子数目比例也较高.局地气团背景下气溶胶粒子在各粒径段都具有较高的强吸湿比例.
徐彬张泽锋李艳伟秦鑫缪青沈艳
关键词:气溶胶吸湿性HTDMA
黄山夏季大气颗粒物中碳粒径分布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Anderson 9级撞击式采样器和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4年6月30日~7月27日期间黄山光明顶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二次离子和后向轨迹讨论其潜在来源.结果表明,黄山光明顶OC、EC的平均质量浓度在PM1.1中分别为(2.89±1.40),(0.14±0.19)μg/m3,在PM2.1中分别为(3.76±2.05),(0.17±0.24)μg/m3,在PM9.0中分别为(5.60±2.96),(0.18±0.25)μg/m3.OC和EC主要富集在≤0.43μm段,占PM9.0中OC、EC质量浓度的25.97%和51.10%.观测期间EC来自外部输送,OC既存在外部输送也存在局地贡献.根据后向轨迹模式,观测期间碳质颗粒的外部输送主要来源为东部城市群以及西北地区和武汉一带.
缪青张泽锋李艳伟段卿秦鑫徐彬
关键词:有机碳元素碳后向轨迹
南京北郊春季含Pb气溶胶粒子来源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含有重金属的气溶胶粒子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重金属Pb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含Pb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特征和来源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于2012年3—4月使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在南京北郊对含Pb气溶胶粒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算法(ART-2a)对其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春季含Pb气溶胶粒子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6类:富钾-铅类(K-rich)、扬尘-铅类(DUST)、钾-元素碳-铅类(K-EC)、铜-元素碳-铅类(Cu-EC)、锌-铅类(Zn)和锰-铅类(Mn),它们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城市扬尘、燃油排放和化工排放,贡献率分别为70.66%、24.53%、2.47%和2.34%.
秦鑫张泽锋李艳伟沈艳赵姝慧
关键词:PB源解析
新疆天山山区雨滴谱特性及分布模式被引量:25
2003年
利用 2 0 0 1年 6、7月份的新疆天山山区降水资料 ,对其山区中雨滴谱谱型进行了 M- P分布和Γ分布拟合分析 ,研究了微结构参量演变特征同时分析了各档雨滴对总数密度、总雨强的贡献 ,及大滴的破碎、小滴的形成情况 ,讨论了天山山区的降水与其他地区降水的异同点。
李艳伟杜秉玉周晓兰
关键词:雨滴谱Г分布
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2013年1-12月使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在南京北郊对含有Cu、As、Pb、Cd、V、Co、Cr、Zn、Ni、Ba和Hg这11种重金属气溶胶粒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算法(ART-2a)对其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按照化学组成特征可分为5类:工业排放(35.7%)、生物质燃烧(34.45%)、交通排放(13.6%)、化石燃料燃烧(11.03%)和矿尘(4.07%),其中,含Pb、Cd和Cr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含Cu、Co和Hg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含V、Zn和Ba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含As和Ni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秦鑫张泽锋李艳伟沈艳赵姝慧
关键词:源解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