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茗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相关性低钠血症15例分析
- 2008年
- 杜涛李茗
-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原发性支气管癌肿瘤患者颅内肿瘤治疗前
-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RDW明显高...
-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李茗
-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外周血象
- 文献传递
- uNTx、sBAP、BMD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sBAP)、骨密度(BM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组)uNTx、sBAP水平,同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BMD,并以40例恶性肿瘤无骨转移患者作对照(无骨转移组)。结果骨转移组患者uNTx和sBAP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骨转移患者uNTx和sBA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有关(P<0.05),与骨痛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骨转移组BMD下降,但与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uNTx、sBA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BMD降低。
-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李俐佳胡晓彦刘蕾李茗
- 关键词:肿瘤转移骨肿瘤骨密度
-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升高,RDW明显高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MCV在正常范围,但低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多见,血小板总数、MPV、PDW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外周血象的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MCV/RDW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其贫血病因学的改变。
- 王凌云刘小芳杜涛李茗
-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外周血象
- 贞芪扶正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32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配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将62例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AC->T方案化疗;治疗组给予AC->T方案化疗同时配合服用贞芪扶正胶囊。2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白细胞数、血小板数,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分级以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III^IV级骨髓抑制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配合乳腺癌辅助化疗能有效保护患者骨髓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卞莹李茗
- 关键词:乳腺癌辅助化疗贞芪扶正胶囊骨髓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
- 化疗后血液学毒性增至Ⅲ度以上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时机的探讨
- 2008年
- 杜涛李茗
- 关键词:血液学毒性骨髓抑制
- 贵州省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认知的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认知现状。方法:通过自制的调查表对贵州省两家三甲医院53名护理人员的临终关怀认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了解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省一线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较低,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 卞莹杨仕丽李茗
-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人员
- 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被引量:1
- 2008年
-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的疗效。结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 刘小芳李茗帅靖
-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化疗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