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利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葡萄膜
  • 4篇葡萄膜炎
  • 4篇膜炎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发病
  • 3篇BEHCET...
  • 2篇综合征
  • 2篇小柳
  • 2篇小柳原田综合...
  • 2篇免疫性
  • 2篇汉族
  • 2篇发病机制
  • 1篇性疾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眼病
  • 1篇遗传易感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杨培增
  • 7篇杜利平
  • 6篇侯胜平
  • 4篇周红颜
  • 3篇迟玮
  • 3篇黄祥坤
  • 2篇孟倩丽
  • 1篇邢琳
  • 1篇方旺
  • 1篇李兵
  • 1篇赵长霖
  • 1篇陈丽娜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09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背景:Behcet 病和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 综合征) 是中国十分常见的两种葡萄膜炎类型。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编码一种介导 T 细胞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分子,已经证明该基因多...
杜利平杨培增侯胜平周红颜黄祥坤林小敏王丽
文献传递
重大致盲性眼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新机制
杨培增侯胜平迟玮杜利平蒋正轩
该项目属眼科学领域。葡萄膜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致盲眼病,Behcet病和VKH综合征是中国最常见且致盲率最高的两种类型。项目开始时,二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无有效治疗方法,约20%-62.2%的患者失明。自1995年起,...
关键词:
关键词:致盲眼病葡萄膜炎发病机制
中国汉族人中PD-1基因多态性与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发病的关系
孟倩丽柳小丽杨培增侯胜平杜利平周红颜
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杨培增侯胜平杜利平柳小丽迟玮毛立明孟倩丽赵长霖陈丽娜李科周红颜黄祥坤方旺朱雪菲董洪涛李兵刘岚邢琳王毓琴杨珂
该项目以Behcet病和VKH综合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临床方面总结和归纳出中国Behcet病(437例)、VKH综合征(410例)的临床特征、致盲规律,第一次完整地描绘出两种疾病的临床谱系;用...
关键词:
关键词:发病机制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相关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目前许多实验集中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相关性的研究,发现TNF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相关,但是尚无法明确这种相关性是否由于TNF基因与HLA基因的连锁不平衡所致。IL-1、IL-6、IL-12等多种白介素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相关。IFN—γ874T等位基因与特发性前葡萄膜炎有显著相关性。趋化因子CCL2、CCL5、MCP-1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有显著相关性,而MICA基因微卫星多态与葡萄膜炎的关系在不同实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多种因素如人群差异、连锁不平衡及微效基因等可以影响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杜利平杨培增
关键词:葡萄膜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小泛素样修饰因子4(SUMO4)多态性与汉族人Behcet病相关性研究
背景:Behcet 病是一类常见的葡萄膜炎,此病的病因和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外界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该病为大家共识。近来研究发现,土耳其人 Behcet 病易感位点定位于6p22—24,6q25—26和...
侯胜平杨培增杜利平周红颜黄祥坤林小敏王丽
文献传递
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
杨培增侯胜平杜利平迟玮黄璐琳周庆芸蒋正轩胡柯于红松王朝奎
葡萄膜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免疫性致盲眼病,其所致盲目占盲人总数10%-l5%,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是高致盲类型,多发生于青壮年,反复发作,治疗非常棘手,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和需解...
关键词:
关键词:葡萄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