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海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0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癌细胞
  • 4篇肝癌
  • 4篇肝癌细胞
  • 3篇凋亡
  • 3篇肿瘤
  • 2篇原核
  • 2篇原核细胞
  • 2篇同源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聚体
  • 2篇抗凋亡
  • 2篇抗肿瘤
  • 2篇基因
  • 2篇二聚体
  • 1篇蛋白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作用
  • 1篇氧自由基
  • 1篇增殖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杜海军
  • 5篇安威
  • 4篇陈莉
  • 3篇杨琳
  • 2篇孙红柳
  • 2篇阳志成
  • 2篇吴媛
  • 1篇梁福佑
  • 1篇吕璟
  • 1篇戎煜
  • 1篇刘乐尧
  • 1篇杨琳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染肝刺激因子基因增强肝癌细胞抗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将人肝刺激因子基因(hHSS)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探讨其增强细胞抗损伤的作用。 方法 于肝癌细胞中转染hHSS,并以MTT法检测转染细胞活性;采用CCl4和H2O2损伤细胞,测定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以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变化,观察转染细胞的抗损伤能力。 结果 hHSS表达的肝癌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同时转染hHSS细胞具有保护细胞免受两种毒剂的氧化损伤的能力,可以明显降低细胞死亡率及凋亡率[在CCl1-处理组和H2O2-处理组空载体对照凋亡细胞率分别为(32.44±0.52)%和(47.78±0.45)%,转染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0±0.66)%和(37.40±0.69)%,t值分别为16.82和25.2,P<0.01],并活化酪氨酸信号分子MAPK。 结论 hHSS基因的功能与刺激细胞增殖有关。
陈莉孙红柳杨琳杜海军安威
关键词:基因转染肝刺激因子肝癌氧自由基抗损伤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的凋亡诱导作用及bcl-2基因的表达(英文)被引量:81
2000年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 10μ g/ml去甲斑蝥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普通光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去甲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现象。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百分比,用蛋白印迹杂交方法对凋亡抑制基因 bcl-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经 10μ g/ml去甲斑蝥素处理 12 h后,可观察到 MCF-7细胞变形、出泡,从培养瓶底脱离。细胞染色和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染色质浓聚、边集,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抑制基因 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戎煜梁福佑陈莉杜海军刘乐尧孙红柳安威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乳腺肿瘤BCL-2基因
重组人肝刺激因子(rhHSS)在原核细胞中的非融合性表达、纯化以及性质的研究
目的:由于人肝刺激因子(human hepatic stimulator,hHSS)在细胞含量少,纯化困难,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期获得大量高效率、高纯度的非融合的可溶性重组hHSS,以便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经...
杨琳吕璟杜海军安威
关键词:原核细胞
重组hHSS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影响及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该研究利用基因体外表达技术,对人肝刺激因子(hHSS)基因分别进行真核及原核细胞的体外表达,旨在证实HSS对离体肝细胞的保护及促增殖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SS结构和作用机制提供功能蛋白.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cDN...
杜海军
关键词:肝癌细胞融合蛋白细胞增殖
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增强肝癌细胞抗凋亡的作用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制备抗肿瘤细胞凋亡的药剂中的用途。所述的人重组肝刺激因子纯化后为分子量是31kD的同源二聚体蛋白,等电点为4.5,在pH4-10和温度≤80℃的环境中结构稳定。本发明还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抗...
安威吴媛陈莉阳志成杨琳杜海军
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增强肝癌细胞抗凋亡的作用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制备抗肿瘤细胞凋亡的药剂中的用途。所述的人重组肝刺激因子纯化后为分子量是31kD的同源二聚体蛋白,等电点为4.5,在pH4-10和温度≤80℃的环境中结构稳定。本发明还涉及人重组肝刺激因子在抗...
安威吴媛陈莉阳志成杨琳杜海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