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欢
- 作品数:2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教育模式初探被引量:20
- 2004年
-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既是思想交流的过程 ,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的情感活动 ,既包括教育者的情感活动 ,也包括教育对象的情感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有效的情感因素 ,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
- 杜环欢甘杰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情感教育
- 佛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三信”现状调查与思考——“小富即安、大富不安”之价值追求透视被引量:1
- 2014年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一个有着自身特点的新社会阶层。伴随着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变、多样的背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动态、特点和价值追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本文以佛山地区的这一群体为观察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解读了当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三信"(信念、信心、信任)的现状以及"小富即安、大富不安"的心态;认为要寻求解决"小富即安、大富不安"问题的治本之道,不仅在于国家环境的和谐稳定、政府社会服务的提升,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更要以创新的内容、模式与方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 杜环欢
-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信心信念信任
- 康有为与女性话语权的塑构
- 2008年
- 康有为作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不仅倾注了对广大妇女命运、地位的深切同情,更重要的是他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视角,来考察和思索妇女问题,并身体力行,以禁缠足、兴女学等践行作为女性解放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力倡女性的解放,塑构女性话语权,开启了一代女性运动新风!
- 杜环欢
- 关键词:女性话语权
- 试论政治主体培育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契合性
- 2012年
- 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结晶和动态发展的政治文明,它的发展进程不断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实现方式,而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给政治主体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机遇。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主体培育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得益彰,这是由两者的契合性决定的。政治主体培育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基本内容、主要功能等三个方面。
- 杜环欢
- 关键词:政治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明
-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性选择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素质教育的运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强势彰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等缺失,因此有必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地位,把它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现实性选择。
- 仇宇杜环欢
-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 乡镇企业的绿色发展途径
- 2001年
- 面对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挑战,乡镇企业无论是出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还是追求企业自身的合理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发展壮大,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途径包括树立绿色理念、实施绿色生产、制定绿色营销策略。推行绿色管理等内容。
- 杜环欢
- 关键词:乡镇企业
-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模式建构——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比较被引量:1
- 2001年
- 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代伟人对社会发展建构的探索始终根植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之上 ,始终贯穿在他们毕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客观条件不同、哲学思想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因而两人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
- 杜环欢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社会基本矛盾
- 略论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 2007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 杜环欢
-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基础
-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模式建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比较
- 2001年
- 毛泽东与邓小平对社会发展建构的探索始终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上 ,始终贯穿在他们毕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 ,哲学思想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两人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方法 。
- 杜环欢
-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
- 和谐社会视野下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的价值阐释
- 2006年
- 建立稳定有序、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乃是人类自古至今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等对象性客体关系的和谐。在其构建的动态过程中,必然受道德因素的影响,都与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存在内在关联。文章把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的价值问题置于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视角下作了初步的探讨。
- 杜环欢甘杰
-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