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巨大肝血管瘤伴弥漫性动脉-门静脉瘘1例报告
- 2023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腹痛伴腹胀2周余”于2019年3月1日入本院。患者2019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呈阵发性,伴腹胀,大便3~6次/d,量少,呈黏液样,便后腹痛可稍缓解。至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示肝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腹腔积液(大量);腹部增强CT示肝内不均匀强化密度灶,考虑肝血管肉瘤,大量腹盆腔积液。
- 周帮健杨俊印于朱晓黎倪才方王万胜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动静脉瘘
- 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在膈顶部肝癌消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应用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采取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对膈顶部肝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消融治疗的膈顶部肝癌患者(1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包括5个步骤:靶灶分割、路径规划、空间配准、穿刺布针、消融实施。以布针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消融效果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7例患者,19个病灶,直径在16~50 mm,平均(32±10) mm,SⅦ 6个,SⅧ 10个,SⅣA 3个。共完成消融治疗32次,其中射频消融27次,微波消融5次,技术成功率100%。无气胸、出血、膈肌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病灶(84.2%)完全消融,3个病灶(15.8%)不完全消融。结论 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可安全、准确地完成膈顶部肝癌的消融治疗。
- 李智倪才方李炜杜鹏杨俊沈健邹健伟
- 关键词:电磁导航肿瘤消融肝恶性肿瘤
- 国产化CT电磁导航系统在穿刺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 杨俊杜鹏李智倪才方
- 复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评估复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125)I粒子螺旋系统序贯肿瘤同侧分支癌栓粒子植入术)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程氏Ⅲ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4例HCC合并Ⅲ型PVTT患者行门静脉主干内^(125)I粒子螺旋系统植入术,随后同期行TACE治疗;7~10 d后继行肿瘤同侧分支癌栓内^(125)I粒子植入术。每6~8周行CT增强随访,并按需行再次TACE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治疗反应率及总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以上严重并发症。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客观反应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4.2%及87.5%;肝内病变的ORR及DCR分别为29.2%及37.5%。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5±1.4)(95%CI,6.7~12.3)个月。结论复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Ⅲ型PVTT是安全可行的,该模式有望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 王万胜王晨王晨沈健印于杨俊杨俊黄鹏朱晓黎朱晓黎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 不同栓塞颗粒对兔肾脏血流灌注影响的动态研究
- 杨俊倪才方
- 全麻下双导丝逐级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气道病变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麻下双导丝逐级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气道一体式Y型支架置入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下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置入支架。以技术成功率、气道阻断时间评价新的置入方法的效果。以临床有效率、并发症评价Y型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皆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气道阻断时间203~479 s,平均(295±86)s。10例狭窄性病变症状明显缓解,2例瘘病变中的1例症状缓解,临床有效率为91.7%(11/12)。并发症包括:气道出血(1例)、再狭窄(1例)、排痰困难(5例)、痰堵窒息(1例)。结论一体式Y型支架可有效治疗累及隆突区域的复杂气道病变。在全麻下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可准确、迅速地置入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
- 李智李炜邹建伟沈健杨俊朱晓黎倪才方
- 关键词:气道支架Y型隆突气道病变
- 肝动门静脉瘘合并腹水一例
- 2023年
- 患者女,70岁,因"腹胀伴纳差2月余"于2022年9月20日入院。患者2022年7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尿少、纳差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予利尿、护胃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稍好转。后患者症状加重,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行全腹增强CT(图1):门静脉以及肝右叶近膈顶处低密度灶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提示存在肝动门脉瘘、肝右叶低密度灶考虑为扩张的门静脉;脾大、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腹盆腔积液,考虑存在门静脉高压;右侧胸腔积液;异位胆囊。入院查体: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其余查体无异常。患者否认肝病史、否认腹部外伤史,否认肝脏手术史,否认腹部有创检查史。初步诊断:肝动门脉瘘,门静脉高压,腹盆腔积液,胸腔积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3×109/L,血红蛋白111 g/L,血小板94×109/L,甲胎蛋白2.76μg/L,白蛋白39.6 g/L,总胆红素14.2μmol/L。乙肝两对半、肾功能、尿粪常规等无异常。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见黄色澄清腹水,腹水脱落细胞学未见异型细胞。体液生化:腹水/血清蛋白:0.126,腹水/血清乳酸脱氢酶:0.208,葡萄糖8.12 mmol/L。
- 林加文印于杨俊朱晓黎王万胜
- 关键词:肝脏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
- 静脉使用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方法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80年1月—2017年9月发表的有关静脉使用对比剂(对比剂组)与未使用对比剂(对照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对比的文献,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规模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4篇文献(共54 769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剂组与对照组的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相对危险度(RR)=0.95,95%CI(0.77,1.18)]。亚组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67,RR=1.04,95%CI(0.86,1.26)]、低渗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61,RR=1.09,95%CI(0.79,1.51)]、等渗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88,RR=1.03,95%CI(0.70,1.52)]AKI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对比剂组患者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未使用对比剂的患者相比,静脉注射对比剂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并未增加。
- 杨俊印于施斐倪才方李智俞靖凡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对比剂META分析肾病
-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的初步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I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AIC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12例不可切除ICC患者的临床资料。HAIC治疗的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GEMOX方案),首次HAIC术后3~7 d内开始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每次HAIC治疗前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每6~9周行增强CT/MRI检查,并以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肿瘤治疗反应。统计分析I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HAIC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12例ICC患者,达到ORR有6例,DCR为8例,mPFS为11.8个月,mOS为14.2个月。3例患者出Ⅳ级不良反应[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血小板减少],3例患者出Ⅲ级不良反应(总胆红素、ALT和AST升高),其余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无介入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初步临床研究表明,HAIC灌注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联合仑伐替尼及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ICC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论尚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验证。
- 周帮健王万胜印于杨俊朱晓黎倪才方
- 关键词:胆管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ABCR评分系统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估ABCR评分系统对肝细胞癌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指导价值,并探讨ABCR评分为1~3分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不同ABCR分值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有效性,选取连续行TACE治疗(至少2次,且不联合全身系统治疗)的229例患者为A组,并分为A1组(ABCR评分≤0,n=92)、A2组(ABCR评分:1~3分,n=78)和A3组(ABCR评分≥4,n=59);为研究ABCR评分为1-3分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期,选取首次行TACE治疗的ABCR评分为1~3分的118例患者为B组,分为B1组(首次TACE后继续TACE,n=78)、B2组(TACE联合索拉非尼,n=21)和B3组(索拉非尼单药治疗,n=19)。分析以上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期。结果A1组中位生存期32.0个月(95%CI:27.7~36.3);A2组中位生存期10.3个月(95%CI:8.4~12.2);A3组中位生存期4.6个月(95%CI:3.7~5.5)。A1组生存期优于A2组(χ^2=106.99,P<0.01),A2组生存期优于A3组(χ^2=49.66,P<0.01)。B1组中位生存期10.3个月(95%CI:8.4~12.2),B2组中位生存期14.8个月(95%CI:7.8~21.8),B3组中位生存期6.0个月(95%CI:4.6~7.4),B2组生存期优于B1组(χ^2=6.80,P<0.01)和B3组(χ^2=29.89,P<0.01)。结论ABCR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ABCR评分≤0,可考虑继续TACE治疗;评分≥4,TACE治疗可能无法使患者获益;评分为1~3,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能使患者生存期获益最大。
- 杨俊印于倪才方朱晓黎李智张申黄鹏王万胜
- 关键词:索拉非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