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彩仙

作品数:24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乳腺
  • 10篇X线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6篇钙化
  • 5篇X线特征
  • 5篇
  • 4篇影像
  • 4篇钼靶
  • 4篇病变
  • 3篇乳腺钼靶
  • 3篇肿瘤
  • 3篇KI-67表...
  • 2篇断层摄影
  • 2篇医师
  • 2篇影像诊断
  • 2篇造影
  • 2篇诊治
  • 2篇乳腺疾病
  • 2篇十二指肠

机构

  • 21篇山西省人民医...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大理学院附属...

作者

  • 24篇杨彩仙
  • 16篇赵宏光
  • 7篇吴雯
  • 6篇史晋伟
  • 4篇戴苏华
  • 4篇王建明
  • 2篇张晓飞
  • 1篇徐成
  • 1篇王晓强
  • 1篇屈重霄
  • 1篇郭东强
  • 1篇李海燕
  • 1篇李剑冰

传媒

  • 6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BT的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17例的标准DB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luminal型167例,非luminal型50例,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和筛选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LR)算法建立CC位、MLO位、CC+MLO位模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得到独立预测因子后建立联合临床模型,并绘制诺模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CC位、MLO位图像各筛选出7个关键组学特征,将Ki-67状态和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型作为临床独立预测因子。CC位、MLO位、CC+MLO位及联合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00、0.789、0.853、0.873和0.753、0.715、0.846、0.865。结论 基于DBT的影像组学可在术前较精确地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建立的诺模图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额外价值。
郭蕴婵杨彩仙史晋伟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X线摄影
十二指肠间质瘤X线与CT影像诊断对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照分析十二指肠间质瘤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X线造影及CT影像表现,并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63.6%),3例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27.3%),1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9.1%)。X线钡餐造影表现11例患者中十二指肠不同程度狭窄9例;局部充盈缺损或龛影、黏膜变平或破坏、消失11例;2例形成窦道样改变。CT表现,平扫:11例患者中有7例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4例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6例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5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论 X线与CT检查都可以发现十二指肠间质瘤,二者互为补充,可提高十二指肠间质瘤判断正确率,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帮助。
杨彩仙赵宏光史晋伟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重点地讨论误诊原因。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较常见的X线表现为腺体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其间夹杂有条状或蜂窝状、囊状透亮影。本组14例中X线正确诊断8例,诊断正确率为57.1%,其中,4例被误诊为乳腺癌,2例被误诊为乳腺增生,误诊率为42.9%。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方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杨彩仙戴苏华赵宏光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X线钼靶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像诊断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由于该病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易导致误诊误治,为此,该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X线消化道造影作为诊断该疾病的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客观的依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杨彩仙戴苏华赵宏光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影像诊断十二指肠内容物临床症状误诊误治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融合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治越来越引起全球女性的关注及重视。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乳腺癌筛查和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方法之一[1]。但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筛查和检出由于组织重叠容易漏诊或误诊;随着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的问世,可以减少或消除组织的重叠和结构噪声的影响,有利于发现因组织重叠而隐藏于正常腺体中的病灶或排除因组织重叠而造成假阳性现象,有效提高了筛查和诊断的精准率.
杨彩仙赵宏光刘慧
关键词:数字化乳腺摄影致密型乳腺断层摄影技术X线摄影病变乳腺疾病
探讨临床轮转在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及未来被引量:5
2018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针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的一项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培训模式。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前影像科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简言之,在规培中加强影像科临床诊断思维的培养,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促使影像培训医师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工作者,从容应对当前的医疗形势。
刘慧杨彩仙赵宏光王建明吴雯史晋伟张晓飞
关键词:临床诊断思维住院医师影像科轮转
磁共振成像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6例(5例Ⅰ型、1例Ⅱ型),副神经节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2例,其中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为Ⅱ型神经纤维瘤术后复发恶变),2例神经鞘瘤术后复发,神经鞘瘤中2例为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结论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评估手术及预后,辅助手术方案制定。
王建明赵宏光杨彩仙戴苏华徐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肿瘤椎管内神经鞘瘤
山西省住院医师在影像规培基地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每一位住院医师的必经之路,其核心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住培基地作为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孵化器,对住培的质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2014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第一批住培基地,同时山西省内也有12所三级甲等医院被认定为住培基地。
杨彩仙赵宏光史晋伟刘慧王建明吴雯张晓飞
关键词:住院医师影像继续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医师
X线钡灌肠双重造影对慢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钡灌肠双重造影检测,阳性率较低。慢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钡灌肠双重造影作为诊断该疾病的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且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切除提供指导性建议。
杨彩仙赵宏光吴雯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双重造影临床诊治急性阑尾炎
先天性膈疝嵌顿并胃坏死一例
2008年
杨彩仙戴苏华赵宏光
关键词:胃坏死先天性急诊入院胃部不适呕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