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登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分子
  • 6篇动力学
  • 6篇分子动力学
  • 5篇动力学模拟
  • 5篇碳纳米管
  • 5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5篇分子动力学模...
  • 5篇分子模拟
  • 3篇对虾
  • 3篇中国对虾
  • 3篇中肋骨条藻
  • 3篇渗透膜
  • 3篇反渗透
  • 3篇反渗透膜
  • 2篇端基
  • 2篇养殖
  • 2篇养殖系统
  • 2篇有机碳
  • 2篇直径

机构

  • 1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日照职业技术...

作者

  • 18篇杨登峰
  • 10篇刘清芝
  • 5篇王江涛
  • 5篇赵卫红
  • 3篇李金涛
  • 3篇胡仰栋
  • 2篇杨爱萍
  • 2篇李红曼
  • 2篇王建花
  • 2篇李清
  • 2篇武琪
  • 1篇崔鑫
  • 1篇高从堦
  • 1篇刘光增
  • 1篇杨曼丽
  • 1篇郑泽华
  • 1篇王小花
  • 1篇王秀敏
  • 1篇师进生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大学化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集刊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酸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了298.15K正则系综下甘氨酸、丙氨酸等12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扩散过程,扩散系数的计算采用微分-区限变分法。计算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按不同分子数样本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有较大差别,且分子数越多则模拟结果越接近于实验值。5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与文献值相对比,误差小于7%。还用同样的方法模拟了氧气在水中的扩散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也较好。实验表明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可以获得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扩散系数,从而有助于计算传质学的发展。
刘清芝胡仰栋杨登峰刘光增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
中国对虾养殖系统中无机和各形态有机N、P浓度及其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对中国对虾养殖系统中无机和各形态有机态N、P浓度的周日及连续7 d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周日变化中,NO3-N在上午5:00观测到浓度最大值;而NO2-N、NH3-N和PO4-P在下午5:00观测到最低值,次日上午5:00出现最高值,养殖体系内有机态N、P的浓度小于无机态,且有较小的变异系数。连续7 d观测结果显示DON和DIN分别约占DTN组成的44%和56%,其中NH3-N占DIN的67%,是DIN的主要组成部分;CON仅占总DON的22.5%,但相较DON和UOC有较大的变异系数;胶体态有机物质具有最高的C/N值,表明胶体有机部分中的N含量较为匮乏,而低分子有机物质中的N含量较为丰富。
赵卫红杨登峰王江涛崔鑫
关键词:NP
可降解丙烯酸-木浆纤维素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丙烯酸十八酯为主单体,配合木浆纤维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聚合成高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的影响,测定了吸油率、保油率、缓释性及饱和溶胀度等性能,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土壤降解实验,测定其可生物降解性能.
王小花王秀敏郑泽华刘清芝杨登峰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可降解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10
2011年
结合对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习效果为目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设计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刘清芝杨爱萍杨登峰
关键词:化学专业教学实践
中国对虾养殖系统中溶解有机碳和胶体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运用切向超滤技术对中国对虾培养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虾周日观测中DOC和COC低值出现在下午,而高值则在夜间出现,一日之内波动剧烈,胶体有机碳的活性较大;在周日观测中COC/DOC%与DOC和COC有相近的变化趋势,但增大的趋势更为明显;在连续7d的动态观测中,DOC和COC与时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系统内DOC和COC在培养过程中的自然积聚与换入海水物理混合的共同作用使得体系内的DOC和COC的浓度随着时间而缓慢的增加;在整个培养过程中,COC与DOC具有很好的线性正相关,其斜率为0 43,COC在对虾培养系统中占总DOC的比例远高于天然海水。
赵卫红杨登峰王江涛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
碳纳米管及在端基和内部修饰情况下分离盐湖卤水中Li(1+)/Mg(2+)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随着生产力发展,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未来美好的图景应包括清洁的能源,电动车大规模普及,储能电站的广泛应用,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新能源的核心金属——锂。世界上的锂主要来自于盐湖卤水,而绝大部分的盐湖中镁锂比都在几十到...
杨登峰
关键词:碳纳米管盐湖卤水镁离子分子动力学
长江口海水盐度和悬浮体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2005年
2001年5月通过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优势赤潮浮游植物种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在长江口海水中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显示 ,在实验光强范围内该藻相对生长速率常数随光强的减小而减小 ,表明光照的可得性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 ;悬浮体的遮光效应会限制其生长 ,海水盐度超出其适宜生长的范围也会对其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两个相互对比的实验说明在泥沙含量很高的长江口咸淡混合水中光照的可得性和盐度均影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 ,综合这两个因素 ,在实验盐度范围内最适宜中肋骨条藻生长的盐度是约为19.2的咸淡水 ,适于中肋骨条藻适宜生长的盐度为14~23。
李金涛赵卫红杨登峰王江涛
关键词:长江口悬浮体
室内培养研究硝酸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中肋骨条藻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浮游硅藻,并且多次在长江口及其他海域形成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引起国内、外赤潮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中肋骨条藻种群的生态、生理特点展开研究(刘东艳等,2002;黄文祥等,1989;邹景忠等,1989;李铁,1999,2000)。营养盐是海洋浮游植物所必需的成分,海水中某种营养盐含量过低往往对浮游植物生长形成限制(Myers et al.,1981;Brian,1986;胡明辉等,1989)。海水营养盐含量过高则易形成富营养化,可进一步引发赤潮(周名江等,2001)。硝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物活动(李铁,2000;Ryther et al.,1971)。研究海水中硝酸盐浓度和N/P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富营养化与赤潮发生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在不同营养结构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速率、培养介质中的pH和溶解有机碳(DOC)进行了研究。
李金涛赵卫红杨登峰王江涛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海洋浮游植物广盐性浮游硅藻浮游植物生长溶解有机碳
磷酸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中肋骨条藻是一种在中国东部沿海广泛存在的广温广盐性的浮游硅藻,根据对近年来我国长江口和其他海域所发生赤潮的观测,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中肋骨条藻为主(王金辉,2002;刘玉等,2002),其严重的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并造成了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因此,对诱发中骨条藻爆发赤潮各种因子的研究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营养盐加富的实验方法,在室内进行了中肋骨条藻的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磷酸盐浓度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情况,并对藻细胞内氮磷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求对揭示中肋骨条藻赤潮的产生机制有所裨益。
杨登峰赵卫红李金涛王江涛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氮磷比磷浓度广盐性藻细胞藻类生长
碳纳米管膜分离Li^+/Mg^(2+)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扶手椅"型碳纳米管建立了连续的碳纳米管膜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Li+和Mg2+在膜中的传导行为.模拟研究了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CNTs(7,7),(8,8),(9,9),(10,10),(11,11)对Li+和Mg2+的通透性,检测了两种离子进入管内时的平均力势,探索了两种离子在碳纳米管内的径向、轴向密度分布,观测了个别离子在管内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模拟中CNTs(9,9)用于有效分离Li+和Mg2+的效果较好.管径不同,导致Li+和Mg2+通量不同,平均力势(PMF)差值不同,同时离子的轨迹和径向、轴向密度分布也有所差异.总之,碳纳米管是一种可将Li+和Mg2+分离的潜在材料.
李红曼杨登峰刘清芝胡仰栋
关键词:碳纳米管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