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昌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的时代发展理论新探
- 2011年
- 马克思的时代观作为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综合集成,在本质上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变革与人的解放历程的世界历史阶段观,在方法上是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视野与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综合运用,在内容上是时代构成基础论、时代中心问题论、时代发展道路论三位一体的综合集成。从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上,科学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系统把握时代构成基础变革、时代中心问题转换、时代发展道路创新的规律性,既是马克思主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方法和主要标志,又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中国发展转型与世界结构重组的阶段性战略衔接与跨越式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与执政能力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科学规范。
- 张璐林世昌
- 经济全球化的约束条件与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选择
- <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产业技术构成和全球化组织方式,使当代经济全球化进入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国际资本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制高点和增长点,以全球价值链及其"微笑曲线"为组织治理结构...
- 林世昌
- 文献传递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结构性变革
- 当代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以高新科技产业化创新为主导的新形式和新内容,进一步凸显当代“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因此,深刻认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在当代的科学价值,对于系统地把握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
- 林世昌
-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
-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殊性质、矛盾结构和运行特征
- 2004年
- 世界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和统一的再生产综合集成系统。它内在具有国民价值与国际价值、资本生产全球化与国别占有、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导性与不同国家创新能力国际差异之间的三类特殊矛盾;产生了以国际价值规律、国际资本增殖规律、国际技术创新规律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国际经济规律和作用机制;形成发展运动的四个基本特征:国际经济交往方式的多样化与经济运行规则的统一化、经济组织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与国民价值增殖唯一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化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国力化、经济生活的全球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国别利益的最大化、各国利益的国际均衡、世界整体利益的发展与效率,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主题的三个基本内容,也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 林世昌
- 关键词: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率
- 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方法论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是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综合集成,从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上科学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系统把握时代构成基础变革、时代中心问题转换、时代发展道路创新的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方法和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当今世界时代发展变革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方法,而且构成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柱。
- 林世昌张璐
- 科学范式:《资本论》的逻辑构造方法及其应用规则被引量:1
- 2006年
- 马克思按照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存在形式、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运动内在联系的客观逻辑,科学地选择逻辑起点范畴、中心范畴、范畴体系结构和秩序,创造了组织构成系统化、结构关联功能化、功能耦合机制化的《资本论》科学体系,全面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机理,系统模拟和整理发展运动的规则和秩序,揭示其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逻辑构造方法上的革命和创造。通过这种革命和创造,《资本论》成为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系统逻辑构造方法“三位一体”的科学经典,马克思成为科学研究和使用系统方法论的历史先驱和现代系统论的科学奠基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科学方法和高超艺术所形成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揭示出科学理论系统化逻辑构造的一般规律性。应用这种科学方法的主要规则,一是研究对象的主体存在形式和发展运动结构,决定理论范畴系统的逻辑结构;二是将构成要素建立在成熟和典型性形态的逻辑考察基础上,使各个范畴的内在规定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三是特殊矛盾及其各种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决定各个范畴之间发展转化的逻辑结构和秩序。
- 林世昌
- 关键词:资本论逻辑方法
- 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的构建被引量:4
- 2008年
- 经济全球化的轴心是产业资本生产运动的全球化。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产业资本的全球重组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形成生产全球化的金字塔型结构。金字塔型结构有两个关键性的战略支点:一是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产业技术,构成了生产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增长点;二是以全球价值链为标志的全球生产组织结构,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化生产组织体系和一体化的再生产循环系统。占据两个战略支点的国家从技术等级和组织结构上锁定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约束条件、规则和路径,并且具有不可逆性。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失衡、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所在。我国遇到的最大制约瓶颈是高端产业技术和全球价值链组织结构的匮乏,面临的最大国际竞争压力是来自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等级和组织结构上的双重约束性竞争。因此,通过高新科技产业化创新实现产业技术等级的升级,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形成全球化生产组织体系和再生产循环系统,既是突破经济全球化的双重约束的唯一科学方法,又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国家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实现高新科技和管理组织双重创新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三个重心转变。
- 林世昌
- 关键词:发展新阶段全球价值链
- 新世纪世界经济的新特征与时代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 2010年
- 当代世界各国围绕世界发展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激烈国际竞争,既加快了资本全球化重组和生产国际转移,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与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又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际生产与国际消费、经济发展与国际收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发展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五大结构性失衡矛盾。这双重结果不仅再一次凸显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是一切文明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重大历史课题,而且迸一步凸显了粗放型现代化和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矛盾,凸显了改革国际秩序规划和全球治理结构重大任务的紧迫性。当代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革新趋势与和平发展时代的新内容新形式,迫切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理,系统建立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新理论。
- 林世昌
- 马克思的时代观:研究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的科学方法──兼论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被引量:7
- 2011年
- 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主线。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化创新发展,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式,形成不同的时代构成基础,而且产生不同的时代中心问题,形成不同的时代发展道路。马克思以机器大工业开创的世界历史与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为基础,不仅确立了从世界体系性质和全球战略思维上来认识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对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规律与历史趋势的研究,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理论,形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时代观和科学方法论。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型现代化与多元集成型资本全球化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知识创新型现代化发展方式根本转型为中心与全球化结构升级重组为主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认真学习和科学运用马克思时代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内容新形式和发展规律,建立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时代发展理论,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世纪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林世昌
- “三个面向”坐标系与现代化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形态。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总体定位、发展路径和坐标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 林世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