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刚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造血管在股浅静脉瓣膜包瓣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人造血管在股浅静脉瓣膜包瓣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人造血管替代大隐静脉片、阔筋膜作包瓣术的包瓣材料 ,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疾病 2 5例 ,共 2 5条肢体。结果 随访 6~ 2 4个月 ,疗效良好者 2 3例 ,占 92 % ,疗效一般者 2例 ,占 8% ,总有效率为10 0 %。结论 人造血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包瓣材料。
- 刘咸罗钱小星陈克辉许浩柳小刚李琰张培华
- 关键词:人造血管包瓣术深静脉瓣膜瓣膜功能不全
- 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32例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32例(36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的下肢曲张浅静脉手术后闭、消失。术后2例发生下肢轻度皮肤灼伤,3例有大腿皮肤瘀斑。结论腔内激光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 王家文钱小星柳小刚刘咸罗
- 关键词:激光治疗静脉曲张
- 腔内微创技术诊治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应用静脉腔内微创新技术诊治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并发足靴区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的疗效。方法:对85例患者(共90条患肢)通过静脉造影和彩超检查发现患肢深静脉通畅,但有明显血液倒流,临床表现典型,都有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形成,临床分级为C5及C6级,在深、浅静脉间有扩大、曲张的交通静脉相通。全组患肢均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并在超声引导下行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26.75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采用微创静脉腔内激光处理的新技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并发溃疡,手术创伤轻微、并发症极少、疗效满意。
- 刘咸罗钱小星汤永胜马芳吴茂松陈克辉柳小刚胡钢杨春建
- 关键词: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溃疡形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
- β-氨基丙腈对兔胆管良性狭窄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β-氨基丙腈(BAPN)对兔胆管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钳夹法建立兔胆管狭窄模型,并给予BAPN腹腔内注射处理,半月后行胆管造影,测量胆管直径;行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测定;取钳夹段胆总管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测量胆管壁厚度、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及高倍镜下成纤维细胞单位面积密度计数。结果造影显示对照组钳夹部位见狭窄环,以上胆管明显扩张,实验组胆管扩张不明显。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无明显升高。病理示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胆管壁显著纤维化增厚,炎性细胞广泛浸润,VanGieson染色见胆管黏膜下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排列致密紊乱,实验组胆管壁增厚不明显,成纤维细胞增生少,VanGieson染色见胆管黏膜下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排列较为整齐。结论良性胆管狭窄主要病理变化是胆管壁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BAPN可以抑制胆管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胶原纤维的交联,对胆管良性狭窄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 鲁俊李良刘衍民柳小刚张云峰包文中
- 关键词:良性胆管狭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 内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静脉性溃疡被引量:9
- 2005年
- 刘咸罗钱小星张强陈克辉胡开兵周高潮柳小刚黄士明汤永胜王家文徐晓峰张培华
-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外科手术内窥镜
-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评价改进腔内激光(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90例116条下肢。按病因和病情采用3种手术治疗(1)A组临床表现明显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内镜下小腿内侧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2)B组轻度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SEPS;(3)C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66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3组患者均无复发,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或好转,溃疡均愈合。彩超检查示大隐静脉全程闭合,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回流通畅。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和疗效良好的优点,针对病因和病情联合不同手术治疗下肢静脉病变效果满意。
- 刘咸罗张强柳小刚汤永胜钱小星陈克辉娄尧强胡开兵
- 关键词:激光手术静脉曲张外科手术
-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双吻合器行结肠直肠吻合术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吻合效果均佳,随访20例(87%),随访时间3~74月,取得满意疗效;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无出血与盆腔感染;1例发生远处肝转移,无局部复发,1年后因晚期转移死亡,其余未发现局部复发、转移等。结论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效果确切,成功率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柳小刚刘咸罗钱小星李良
- 关键词:双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
- 新式保护性肠造口在急诊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式保护性肠造口在急诊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应用新式保护性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回盲部癌合并阑尾穿孔2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降结肠、乙状结肠广泛挫裂4例;左半结肠癌、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7例。造口方法:回盲部癌伴阑尾穿孔患者,切除末段回肠、部分升结肠及系膜,然后行结肠断端与距回肠断端8em处端侧吻合、回肠断端造口。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乙状结肠穿孔及降结肠破裂患者,切除病变肠段后行近端结肠灌洗、远端肠管与距近端结肠断端6~8cm处行端侧吻合,近端结肠断端于相应位置另打孔引出造口。结果全部手术成功,一期吻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造口部分坏死脱落1例,无一例并发吻合口漏。二期关闭造口与一期手术间隔16—46d,平均31d,全部手术成功,无肠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新式保护性肠造口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李良鲁俊柳小刚张云峰包文中陈宏存
- 关键词:急诊结肠
-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刘咸罗柳小刚汤永胜陈克辉周高潮朱晴胡开兵张云峰江鸣张有前
- 该项目根据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重倒流及轻度倒流三种不同病情采用3种术式,取得满意疗效,提出PTS作EVLT的手术适应证,扩大EVLT的手术范围;改进操作方法,大隐静脉管径为1.0-2.0cm者,应同时反复激光治疗数次,使...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
- 血管脱细胞细胞外基质制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脱除犬血管细胞获取完整血管基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去垢剂和蛋白酶 ,以及不同温度和时间的效果比较 ,并通过组织学检查 ,确定犬血管脱细胞细胞外基质的较好方法。结果 :经低渗 /高渗溶液加去垢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处理 ,犬血管的细胞全部脱除 ,细胞外基质保持完好。结论
- 刘咸罗孙大宽钱小星柳小刚陈克辉胡开兵
- 关键词:血管细胞外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