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剑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3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1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8.7%)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 张清华张光武栗剑刘家帮吴四军张昆姚洪春阚金富李冬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
- 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被引量:36
- 2004年
-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结果5例经及时诊断和抗凝治疗后均获得好转。结论深静脉血栓具有隐蔽性临床征象,容易延误早期治疗。对高危患者应重点预防。围手术期采用3种预防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栗剑王福权徐阳
- 关键词:骨折手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
- 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北京人群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26例老年患者,分为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n=100)、对照组(无骨质疏松、无骨折,n=126)。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和腰椎骨密度值。用Snapshot技术检测患者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总体及亚组在GREB1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比较GERB1各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骨密度值差异。结果两组总体在GREB1基因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骨折组36.5%、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和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1092975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502087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s1092975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男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相关性;未发现rs502087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
- 郑繁荣吕鹏飞唐冲侯晓飞张昆刘正张清华栗剑张光武
- 关键词:多态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足手术二例报告
- 1998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足手术二例报告栗剑1黄公怡2类风湿的前足畸形包括爪形趾、外翻和跖趾关节脱位等多种畸形,这些畸形可以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碍。成年人类风湿侵犯前足的发生率为85%~91%[1]。北京医院自1995年11月采用跖骨头切除治疗2例因类风湿关节...
- 栗剑黄公怡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诊断前足畸形
- 腓骨肌腱滑脱症——一种容易误诊的踝部损伤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腓骨肌腱滑脱症的损伤机制 ,临床特点和治疗 ,减少早期误诊。方法 :回顾 2 0年间收治 3例腓骨肌腱滑脱症及相关文献。分析腓骨肌腱的生物力学作用及肌腱在脱位状态下静力平衡的变化。用CT扫描观察在不同状态下腓骨肌腱与骨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 2月~ 2 0年均无复发。结论 :腓骨肌腱滑脱症早期易被误诊。仔细进行物理检查及CT检查 ,有助于早期确诊。
- 栗剑张滨刘辉李秀梅路奎元王福权
- 关键词:腓骨肌腱滑脱踝部损伤误诊
- 肱骨干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技术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中长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的肩关节症状、功能和运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钢板和20例顺行髓内钉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随访肩关节HSS、JOA、VAS评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平均随访7.3年(1~11年);髓内钉组平均随访6年(1~10年)。结果 HSS评分优良率:钢板组84.2%,髓内钉组65%;JOA评分优良率:钢板组78.9%,髓内钉组60%;VAS评分:钢板组1.78分,髓内钉组2.3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在前屈、外展、外旋运动方面优于髓内钉组。在肩关节评分、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范围方面,钢板组和髓内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后大部分肩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正常状态。顺行髓内钉固定只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防止医源性损伤,就能明显减少肩关节损伤。
- 栗剑张光武张昆吕鹏飞薛涛
- 关键词:肱骨骨折髓内钉钢板
- Dewar手术治疗新鲜Ⅲ°肩锁关节脱位14例被引量:5
- 2002年
- 吴四军张光武栗剑罗齐
- 关键词:DEWAR手术手术方法病例报告
-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31例,其中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63例,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68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和术后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型组(P<0.05),骨水泥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均少于生物型关节置换组(P<0.05);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和10.3%,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8%和91.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 张清华张光武栗剑刘家帮阚金富张昆李冬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生物型
- 带锁髓内钉手术并发症探讨
- 2002年
- 带锁髓内钉以其控制骨折端的旋转,防止短缩,早期负重、早期恢复关节和肌肉功能,尤其是闭合穿针创伤小,不破坏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外膜血运,加速骨折愈合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手术并发症可引起不良后果.我们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48例(49侧),发生手术并发症12例,占24.4%,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栗剑张光武
-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手术并发症下肢长骨骨折
- 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获随访的9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3.8个月,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及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方面的特点。结果Garden、型股骨头坏死率9.8%,再手术率7.8%;Garden、型股骨头坏死率20.0%,再手术率17.5%。1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有5例日常生活状态良好,5例再手术,3例差,但能维持生活自理能力。尽管内固定术后一定比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但其中61%患者能够生活自理,且38%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良好。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术创伤性小、操作简单,患者髋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较满意,有效内固定仍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
- 张昆张光武栗剑刘家帮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