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专利

主题

  • 6篇氧化铝
  • 4篇烧结法
  • 4篇氢氧化铝
  • 4篇铝酸钠
  • 3篇烧成
  • 3篇雾化
  • 3篇铝硅酸盐
  • 3篇晶种
  • 3篇硅酸
  • 3篇硅酸盐
  • 3篇烘干
  • 3篇分解率
  • 3篇超细
  • 3篇超细氢氧化铝
  • 2篇氧化铝生产
  • 2篇氧化铝生产过...
  • 2篇液固
  • 2篇液固分离
  • 2篇烧成方法
  • 2篇酸化

机构

  • 8篇中国铝业股份...

作者

  • 8篇栗志林
  • 8篇李太昌
  • 8篇李华
  • 6篇王涛
  • 6篇娄东民
  • 5篇刘焦萍
  • 5篇刘国红
  • 5篇韩敏
  • 5篇武福运
  • 4篇张文豪
  • 3篇王松林
  • 3篇闫禄军
  • 3篇张立宙
  • 3篇王二星
  • 3篇莫进超
  • 3篇韩黎明
  • 3篇靳古功
  • 3篇胡国清
  • 3篇潘海娥
  • 3篇程旭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添加超细氢氧化铝晶种的碳酸化分解方法
一种添加超细氢氧化铝晶种的碳酸化分解方法,涉及一种氢氧化铝生产工艺。首先将烧结法铝酸钠精制液用泵送入三层桨叶式搅拌锥底碳分槽组,从1<Sup>#</Sup>碳分槽上部加入晶种比为0.1%~0.3%、粒度1~3μm的超细氢...
娄东民张吉龙刘伟李太昌武福运刘焦萍潘海娥韩敏王永红郭东峰栗志林王涛李华张文豪
文献传递
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雾化烘干和循环烧成两个步骤,雾化后的料浆雾滴与垂直上升的热气流接触进行干燥,循环长大后下落到烧成炉内;进入烧成炉内的物料不断循环烧成,烧成质量较好、具有较...
娄东民王二星李太昌程旭闫禄军莫进超邢体义刘国红赵东峰王松林韩黎明王涛李华栗志林张立宙靳古功胡国清
文献传递
种分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铝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种分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的工艺,本发明的生产超细氢氧化铝工艺,其特征在于整个生产流成依次分成三个工序:铝酸钠溶液碳分法制取活性晶种、超细氢氧化铝浆液分解和分解浆液液固分离;其中铝酸钠溶液碳分法制取超细晶流...
武福运韩敏刘焦萍邱忠甫张文豪李华栗志林李太昌郭东风罗凤荣王建军
文献传递
一种添加超细氢氧化铝晶种的碳酸化分解方法
一种添加超细氢氧化铝晶种的碳酸化分解方法,涉及一种氢氧化铝生产工艺。首先将烧结法铝酸钠精制液用泵送入三层浆叶式搅拌锥底碳分槽组,从1碳分槽上部加入晶种比为0.1%~0.3%、粒度1~3μm的超细氢氧化铝品种,各槽按照40...
娄东民张吉龙刘伟李太昌武福运刘焦萍潘海娥韩敏王永红郭东峰栗志林王涛李华张文豪
文献传递
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雾化烘干和循环烧成两个步骤,雾化后的料浆雾滴与垂直上升的热气流接触进行干燥,循环长大后下落到烧成炉内;进入烧成炉内的物料不断循环烧成,烧成质量较好、具有较...
娄东民王二星李太昌程旭闫禄军莫进超邢体义刘国红赵东峰王松林韩黎明王涛李华栗志林张立宙靳古功胡国清
文献传递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脱硅渣处理方法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脱硅渣处理方法,涉及一种采用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方法,特别是该过程中的脱硅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过程是钠硅渣浆液固液分离,再固液分离后的硅渣加入碱液、石灰乳,使料浆中全碱浓度Na<Sub>2</...
娄东民李太昌武福运杨长付刘国红刘焦萍韩敏潘海娥王桦郭东锋修晨霞栗志林王涛李华
文献传递
β型氢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β型氢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它是由碱-石灰烧结法所得的铝酸钠精制液,其氧化铝含量为85-100克/升,溶液苛性比值(ak)1.4-1.6,在40-70℃温度下通入浓度为35-40%的CO<Sub>2</Sub>...
韩敏武福运邱忠甫张文豪刘焦萍李太昌刘国红李华栗志林侯晨霞
文献传递
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碱铝硅酸盐料浆烘干及烧成装置,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态化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成装置的结构包括一干燥炉、一烧成炉、气固分离器;干燥炉位于烧成炉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雾化后的料浆雾滴与垂直上...
娄东民王二星李太昌程旭闫禄军莫进超邢体义刘国红赵东峰王松林韩黎明王涛李华栗志林张立宙靳古功胡国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