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千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正>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与缺血性脑损伤相关,各种炎症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以及高...
- 桂千程庆璋
- 文献传递
- 脑型猫抓病1例报告
- 2008年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猫抓病病毒病淋巴结肿大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3组,即无斑块组(38例),稳定斑块组(48例)及不稳定斑块组(60例),其中Ⅰ、Ⅱ、Ⅲ级斑块各为29、41、38例,检测各组患者发病3 d内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浆TNF-α、IL-6水平也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血浆TNF-α、IL-6水平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
- TCD评估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采用TCD评估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死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5例经头颅磁共振证实的MCA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行TCD检查。结果病例组患侧MCA流速低于健侧,两侧MCA流速比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患侧与健侧大脑前动脉(ACA)流速比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双侧大脑后动脉(PCA)流速比值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组患侧MCA脉动指数减低(P<0.001)。结论TCD提供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部分反映MCA病变后的侧支循环情况,MCA区脑梗死后侧支循环代偿以ACA为主。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梗死TCD侧支循环
- 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侧支循环变化与其预后关系研究
- 第一部分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侧支循环变化目的:观察急性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死侧支循环变化。
方法:研究65例急性MCA区脑梗死患者,对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分为主干支、皮层支、深穿支三组,在入院后一周内行经...
- 桂千
-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
- 文献传递
-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5例MCA供血区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 d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法MRA)检查;分别在发病3 d内、3个月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MCA区脑梗死患者TCD检查显示:40例患者有大脑前动脉(ACA)代偿,9例患者有大脑后动脉(PCA)代偿,13例患者既有ACA又有PCA代偿;Tof法MRA检查显示:24例患者有同侧PCA优势(DIPCA)现象。既有ACA又有PCA代偿的患者发病3 d内、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ACA代偿患者与PCA代偿患者,而ACA代偿患者又显著低于PCA代偿患者(均P<0.01)。有DIPCA现象的患者发病3 d内、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无DIPCA现象的患者(均P<0.05)。结论 MCA区脑梗死患者中,侧支循环状况好的患者病情相对轻,预后较好。前循环代偿较后循环代偿、有后循环代偿较无后循环代偿患者的病情轻、预后好。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
- 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 收集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24h)为脑梗死组,4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α、hs-CRP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中等体积梗死组和小体积梗死组相比,大体积梗死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三者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梗死体积的判断。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脑梗死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
- 吉兰-巴雷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2017年18例GBS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有12例发病前有感染史,临床症状以四肢乏力麻木常见,亦常累及颅神经,有11例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有11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9例结果异常,累及髓鞘、轴索或F波异常.有12例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未予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除1例累及呼吸肌者,其余基本预后良好.结论 GBS患者大多发病前有感染史,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及肌电图检查异常率高,但早期可无异常,免疫球蛋白疗效确切,联合激素治疗可能效果更佳.
- 桂千程庆璋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