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宏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土地利用
  • 2篇生态承载力
  • 2篇生态足迹
  • 2篇生态足迹方法
  • 2篇生物生产面积
  • 1篇低山丘陵
  • 1篇低山丘陵区
  • 1篇调整产业结构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占补平衡
  • 1篇征地
  • 1篇征地补偿
  • 1篇山地
  • 1篇山地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区
  • 1篇生态经济区划
  • 1篇生态敏感性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4篇国土资源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4篇樊宏
  • 4篇任茜
  • 3篇张兰
  • 3篇刘亚迪
  • 3篇曹迎
  • 2篇赵宏达
  • 2篇钱鑫
  • 2篇李乃康
  • 2篇张念华
  • 1篇陈国慧
  • 1篇彭越
  • 1篇陈国惠
  • 1篇李智飞
  • 1篇高燕
  • 1篇王俊
  • 1篇张维
  • 1篇贾国君
  • 1篇陈钦

传媒

  • 3篇四川环境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环境经济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旺苍县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城镇土地是城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利用水平的高低会给城镇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城镇土地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旺苍县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建立了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智飞樊宏赵宏达
关键词:集约利用
突变理论在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9
2004年
突变理论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泛应用于“软”、“硬”科学领域.根据山地环境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及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初次将突变理论应用于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中,建立了山地生态环境灾害致因突变模型.在分析山地环境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状况,并建立山地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中的归一公式,求取山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度,从而判断该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并对此方法做出了评价.
彭越樊宏
关键词:突变理论脆弱性
生态市创建之西部篇
2006年
对西部地区而言,资源开发仍是该地区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经济特色。要在西部地区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就必须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区域与城市间良性的物能流循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互促进、协调共荣的经济流,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樊宏
关键词: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特色环境特点区域资源
土地开发复垦潜力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06年
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对彭州市待开发复垦的土地进行了潜力分析,包括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待开发复垦土地的适宜用途评价、潜力分级、经济效益及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待开发复垦土地的潜力分析,可以明确土地开发复垦后的适宜用途、土地开发复垦的难易程度以及空间布局和数量分布,这是对县(市)域进行土地开发复垦潜力研究的有效方法,也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方法。
刘亚迪樊宏
关键词:开发复垦
建设用地预测模型与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CA(Cellular Automata)模型、回归分析模型、Monte Carlo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模型的对比分析,指出灰色模型的使用限制条件最少,预测准确,是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预测模型。与单因素预测法相比较,双因素预测法更加全面的反映了各因素对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因而双因素预测法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因此,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扩展将成为预测模型的一个发展方向,而权重设置和数理模型参数的选择,则是预测方法主要的发展趋势。
曹迎樊宏陈钦
关键词:建设用地
初探生态足迹方法在县级城市的运用——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例被引量:2
2005年
以成都市2000年和200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都江堰市1999年和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评价。通过计算和分析,其结果表明都江堰市1999年和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都为赤字,且2002年比1999年的生态足迹赤字更甚,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加大。当务之急是提倡生态消费,缩小生态赤字。
任茜樊宏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物生产面积
基于多定权因子排序法对工业污染量化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
2006年
工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文以多定权因子排序法对都江堰市的工业行业进行了环境污染负荷影响量化评价,以行业产生单位产值所需的环境负荷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确定各行业的环境的负荷影响以及对选取适合当地发展的工业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
张念华樊宏刘亚迪陈国惠
关键词:环境负荷工业污染
基于GIS——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技术的基本农田保护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应用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龙泉驿区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研究成果保证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对龙泉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着指导性意义。
钱鑫樊宏高燕张兰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GIS技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GIS技术,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依据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坡度和坡向,结合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农用等、利用等等生态因子对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分析评价。参照区域适宜性和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综合人口、生产力布局的特征,借鉴景观格局整体优化的方法,将内江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个主体功能区,并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指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及优化调控措施,为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调控提供依据,也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任茜樊宏贾国君王俊曹迎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景观格局优化
广元市耕地保有量预测及指标分解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为区域耕地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留法、粮食需求法和灰色模型3种方法对2020年广元市的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结果]预留法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政策,测算耕地保有量。相对优越于粮食需求和灰色模型法,预测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334099.98 hm2。依据各识别指标,确定权重,进行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分解。耕地保有量最大的区县是苍溪和剑阁,其耕地保有量达到72013.036、4908.60 hm2,分别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22.30%和20.10%。耕地保有量最小的区县是朝天区,其保有量24219.63 hm2,仅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7.50%。[结论]得到了2020年广元市各区县的耕地保有量分配方案。
张维樊宏赵宏达曹迎
关键词:耕地保有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