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海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石化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氢化丁腈橡胶微观结构及氢化度计算的核磁分析方法 氢化丁腈橡胶是一种高性能特种橡胶,在许多领域中,已逐渐取代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胶种.目前,工业化氢化丁腈橡胶产品主要以选择性加氢还原丁腈橡胶的方式进行生产,对于氢化丁腈橡胶的研发和生产,准确、快速的测定其加氢程度和加氢后... 关敏 毕海鹏关键词: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β-环糊精修饰的乙烷桥键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应用 2013年 该文用"嫁接"的方法将β-环糊精(β-CD)修饰在乙烷桥键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PMO)上,并以同样的方法合成了β-CD修饰的介孔材料SBA-15作为对比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以及热分析(TGA)对修饰前后的PMO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修饰前后PMO材料对于水中污染物苯胺和对苯二酚的吸附性能,由结果可知,β-CD修饰的乙烷桥键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PMO-CD)对于苯胺的吸附量为1.54 mg/g,相对于PMO材料而言,β-CD的修饰使其吸附能力被极大地抑制,而其对于对苯二酚的吸附量为12.94 mg/g,吸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PMO-CD在处理水中污染物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毕海鹏 关敏 李建成 刘天鹤关键词:Β-环糊精 功能材料 PS系列树脂的增韧机理及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14年 综述了橡胶增韧PS系列树脂的原理及相关的增韧理论:微裂纹理论、多重银纹理论、剪切屈服理论、剪切带-银纹理论、空穴化理论和逾渗理论,阐述了各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不同增韧理论的优缺点。详尽概述了橡胶增韧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性能影响因素:增韧体系、增韧橡胶的种类及结构、增韧橡胶用量、橡胶粒径、橡胶离子接枝度,并重点介绍了采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和线性丁苯嵌段共聚物(LBS)增韧体系的优点。此外,还简要介绍了聚苯乙烯(PS)系列树脂专用增韧橡胶LCBR和LBS的特征和性能。通过对PS系列树脂增韧改性的深入研究,为扩大其应用领域和生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李建成 毕海鹏 刘天鹤关键词:HIPS ABS 增韧体系 LBS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聚环戊烯橡胶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聚环戊烯橡胶进行一维氢谱和碳谱分析,结合二维核磁HSQC(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方法,对聚环戊烯橡胶顺反异构体核磁谱峰进行归属。建立了聚环戊烯橡胶顺反异构体含量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聚环戊烯橡胶顺反异构体含量。将本方法定量结果与红外法定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波谱法更适合于聚环戊烯橡胶顺反异构体定量分析。 关敏 毕海鹏 王足远 卜少华 贺小进关键词:环戊烯 顺反异构 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杂多酸-孔雀绿光度法同时测定硅和磷 1994年 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杂多酸-孔雀绿光度法同时测定硅和磷李井会,曲敏,付志军,毕海鹏(鞍山钢铁学院化工系,鞍山114002)高灵敏光度法测定硅、磷,多应用杂多酸—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显色体系。本研究以杂多酸-孔雀绿体系用偏最小二乘法(PL... 李井会 曲敏 付志军 毕海鹏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 显色体系 化工系 贮备液 显色时间 丁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研究 2013年 以苯乙烯(St)、丁二烯(Bd)为单体,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改性用丁苯嵌段共聚物(LBS)。探讨了聚合温度、加料工艺对产品分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合St质量分数、分子结构参数、St序列分布与产品性能的关系,探讨了影响产品生胶门尼粘度(MV)的关键因素。合成出了可用于连续本体ABS改性的LBS新产品,并进行了连续本体ABS改性性能评价实验。 李建成 毕海鹏 刘天鹤 韩丙勇关键词:微观结构 门尼粘度 改性 丁腈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从新型助剂、聚合工艺、产品改性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丁腈橡胶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概述了世界丁腈橡胶市场现状,分析了我国丁腈橡胶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展望了未来趋势。 冯普凌 郝爱 毕海鹏关键词:丁腈橡胶 生产工艺 助剂 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