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葵森
- 作品数:7 被引量:2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南京地区土壤元素的人为活动环境富集系数研究被引量:56
- 2005年
- 南京周边地区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双层土壤”各元素的含量,表层土壤的元素含量与其深层土壤元素含量之比值即称之为土壤中该元素的人为活动环境富集系数(简称环境富集系数),笔者介绍了有关环境富集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区各元素环境富集系数分布特征,发现本区表层土壤中Si、Ti、La、Ce、Y、Sc、Zr、Th、U、W等元素与其自然土壤环境的含量相近,S、N、P、Hg、Pb、Cl、Br、Se等元素及有机碳呈现了显著的人为环境富集,I、Fe、Mg、Mn、Ca、Al、K等元素出现了地表贫化。最后探讨了深入开展土壤中元素环境富集系数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 廖启林金洋吴新民毕葵森范迪富华明
- 关键词:土壤元素表层土壤有机碳自然土壤
-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被引量:26
- 2005年
- 研究农田土壤速效钾的时空演变规律对改善土壤管理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如皋市为例,对不同时期农田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82-1997-2002的20多年来,虽然速效钾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变化不大,但近年来,空间分布趋于复杂化.土壤速效钾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异特征,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的动态演变过程,在90年代中期土壤速效钾普遍亏缺,但近年来有显著回升.不同土壤类型速效钾的时空分异特征有明显差别.由江淮冲积物或长江现代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粗的雏形土(磨头系、郭园系和张黄港系)20年来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由浅湖相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细的水耕人为土(白蒲系)和长江现代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细的潮湿雏形土(长青沙系)早期下降幅度较大,但近年来回升幅度也较大.其余土系则遵循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规律.影响土壤速效钾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造成这些时空演变规律的主要因素包括:秸秆还田、施肥管理、种植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影响趋于多元,导致农田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逐渐增强.
- 孙维侠黄标杨荣清朱静邹忠丁峰苏健平金洋毕葵森
- 关键词:速效钾驱动力
- 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4
- 2007年
-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土壤中V、Mn、Co、Ni、Cr污染不明显,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Cu、Pb、Zn、Sb、Hg、Cd污染,其中Hg污染比较严重。V、Mn、Co、Ni、Cr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父;Cu、Pb、Zn、Sb、Hg、Cd含量之间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南京城市土壤V、Mn、Co、Ni、Cr主要继承了原土物质;Hg、Cd、Pb主要来源于城市燃煤、机动车尾气及工厂排放粉尘;Sb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粉尘。南京城市土壤Hg、Cd、Pb、Sb含量空间分布规律非常相似,均表现为外围向市中心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在新街口—鼓楼、梅山硫铁矿形成异常高值的岛状、环状区域。
- 黄顺生吴新民颜朝阳金洋毕葵森翁志华
- 关键词: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 江苏省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战略要点
- 1998年
- 詹庚申毕葵森
- 关键词:国土资源
- 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壤pH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0
- 2006年
- 通过调查和分析长三角地区张家港市2004年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时(1980)的土壤pH,探讨了该市近20年来基于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的土壤pH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该市土壤pH变化明显。南部人为土地区绝大部分土壤pH值都下降了一个单位,平均值由7.39降至6.33;北部雏形土区,两个时期的土壤pH值分别为7.92和7.98。土壤pH的降低可能同该地区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酸雨及工业酸性“三废”排放的增加有关。此外,土地利用和田间管理也对土壤pH变化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土壤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则是导致南北地区土壤pH变化不同的内在因素。
- 邵学新黄标顾志权钱卫飞金洋毕葵森严连香
- 关键词:土壤PH影响因素
-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9
- 2006年
- 农田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全球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变化动态对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以东部的白蒲系(壤质水耕人为土)和南部的长青沙系(黏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高,而中西部的磨头系(砂质潮湿雏形土)、郭园系(砂质干润雏形土)和桃园系(壤砂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低,分布于东北和西北部的东陈系和搬经系(壤质潮湿雏形土)以及南部的营防系和张黄港系含量居中;近20年来(1982─2002年)该市农田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趋势;1982─1997年的时空变异表现为中西部增长迅速而东部和南部增长幅度较小,但1997─2002年则以东部和南部增长较快而中西部增长幅度趋缓。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的因子,并且提出了今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 朱静黄标孙维侠杨荣清邹忠丁峰苏健平黄耀金洋毕葵森
- 关键词:有机质
- 宜兴丁蜀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价中的空间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价中,以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层)为基础,采用图层交叠分析和Voronoi图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单元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并确定了各单元的控制样点。取得了样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良好对应效果。概述了部分相关空间分析的算法。
- 毕葵森
- 关键词: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