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在新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被引量:1
- 2001年
- 汤在新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 我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分配原则的关系被引量:6
- 2005年
-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存在历史遗留以及政策失误而形成的以农村为主的数量极大、且难以短期脱困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由体制外、特别是法制外获得收入而形成的最富裕阶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基尼系数。阐明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只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该原则在我国当前远未充分实现,因此,也不是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分配的公平性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所应考虑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增加改善基本民生的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制度等途径在再分配领域中进行调节,其重要前提则是政府职能的转换,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职能。
- 汤在新
- 关键词:收入差距
- 弄清原意是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 2005年
-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些长期流行并对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观点,往往是源于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或者完全是附加给马克思的.澄清这类观点,还马克思理论以本来面目,对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在其他地方已就这个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本文仅以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相关的问题,就以下三个方面剖析一下流行观点对马克思理论的曲解.
- 汤在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理论原意社会主义事业本来面目
- 价值论的革命变革——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被引量:7
- 2005年
- 马克思在对古典学派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在价值论中实现了革命变革。为了澄清对马克思价值论的误解,从与古典学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以下观点在发达商品经济范围内,使用价值和价值一起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完整的价值量规定对供求平衡的说明;价值形态理论揭示价值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包含任何物质因素;价值规律作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化为按需要分配各种生产资源的实现形式。
- 汤在新
- 关键词:古典学派价值量生产资源
- 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被引量:2
- 1996年
- 价值决定不取决于价值分配,价值分配也不取决于价值决定.按劳分配并不是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包括非劳动收入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不表明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需要修改.
- 汤在新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 析初级阶段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
- 1999年
- 初级阶段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的论断的逻辑结论是:在初级阶段结束后,将重新恢复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个结论,是与本世纪下半期生产力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相背离的,是不会实现的。
- 汤在新
- 关键词:生产力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
- 《资本论》第二稿的写作阶段和思想进程
- 1991年
- 国外关于《资本论》第二稿写作阶段的传统划分,与手稿的实际写作进程不符,掩盖了手稿所反映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结构的复杂的制定过程。本文依据考证材料,重新确定了手稿的写作阶段,首次全面探讨了手稿的思想进程。这种研究,展现出《资本论》第三卷理论和结构形成史上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并有助于阅读和理解马克思的这部重要的遗稿。
- 汤在新
- 关键词:《资本论》
- 全文增补中
- 从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被引量:6
- 1992年
- 《资本论》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所写的几部庞大的手稿上。本文联系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就总体结构和基本材料的安排、取舍等方面,探讨了从手稿到《资本论》的演变,同时阐明了马克思计划完成的有关著作同《资本论》之间的关系以及遗留下的宝贵思想。
- 汤在新
- 关键词:资本一般社会资本再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土地所有制剩余价值理论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方式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理论诠释。文章说明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其贡献为前提的,探讨了各个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特别是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论述了市场调节是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实现形式。
- 汤在新
- 关键词:按贡献分配收入差距
- 澄清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论述 ,对于流行于学术界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误解 ,进行了疏理和澄清。
- 汤在新
-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