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87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汪洪柳晓春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IUD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病例的恰当选择,达到微创治疗目的。方法对2000年8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为研究组,共68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对照组,共742例;观察两组的年龄、经产妇比例、盆腔手术史、临床症状、肌瘤个数、最大肌瘤的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合并其他手术、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临床症状、盆腔手术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比例和肌瘤个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最大肌瘤位置位于浆膜下、后壁、子宫下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最大肌瘤位置位于肌壁间、前壁、近宫底部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副损伤、合并其他手术、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大肌瘤的位置。
- 王三锋黄小敏强荣汪洪郑玉华谢庆煌柳晓春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微创外科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并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1年1月-201 6年1月本院妇科收治早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00%(1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2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理想,具有微创性、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有临床推广实践的价值。
- 汪洪郑玉华谢庆煌柳晓春
-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因子宫肌瘤实施手术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36例)、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组(33例)、子宫肌瘤剔除组(45例)、子宫三角形切除组(31例);同时选择同期在门诊体检的4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研究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静脉血以及对照组3个月前后静脉血测定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前AMH、FSH、INHB水平与对照组首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首次及术后3个月AMH、FSH、IN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术后3个月AMH水平(2.16±2.49)ng/ml低于术前(3.91±2.25)ng/ml,且低于对照组(3.76±4.3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术后3个月FSH、INHB水平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组术后3个月AMH水平低于术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组术后3个月FSH水平比术前稍增高,INHB水平比术前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组术后3个月FSH、IN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与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组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三角形切除组的AMH、FSH、INHB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近期卵巢功能有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三角形切除术对卵巢近期功能无显著影响,AMH评估卵巢功能变化比INHB、FSH敏感。
- 胡路琴汪洪谢庆煌袁惠芝强荣
- 关键词:子宫肌瘤卵巢功能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
- 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自测健康状况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比较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各25例。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1.0(SRHMS V1.0)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子宫动脉栓塞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评定子量表、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心理健康评定子量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评定子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评定子量表、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心理健康评定子量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均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健康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术式。
- 陈莉婷陈向东柳晓春汪洪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 不同类型子宫瘢痕妊娠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病灶血流变化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子宫瘢痕妊娠(CSP)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病灶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动脉栓塞治疗对各种类型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SP患者共124例,应用B超影像学将CSP患者分为Ⅰ型、Ⅱ型及ⅡⅢ型,分别对应为A(38例)、B(46例)、C(40例)三组,全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72h后行清宫术,比较三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率、介入治疗后血液β-HCG下降情况及妊娠组织物局部的血流阻力指数变化。结果 (1)三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5.00%、95.83%及10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96.88%。(2)三组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下降50%所需时间分别为A组(42.65±13.17)h,B组(56.31±16.25)h,C组(29.72±9.26)h,三组患者时间差别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血液β-HCG下降50%所需时间分别为A组(5.37±1.52)d,B组(5.84±1.21)d,C组(3.52±1.02)d,其中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与B、C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对各种类型的CSP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治疗的个体化实施方案的确定,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陈莉婷陈向东汪洪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子宫瘢痕妊娠超声诊断
- 静脉麻醉人流术的子宫出血和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人流术对子宫的影响和适宜的孕周.方法将静脉麻醉人流术与普通人流术对照,用t检验与X2检验分析不同孕周子宫出血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孕6~7周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孕7~8周的患者术中出血稍多(P<0.05).术后加强宫缩后出血无差异(P>0.05);孕8~10周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明显增多,差异显著(P<0.05),术后加强宫缩后出血改善不明显.≤8孕周患者人流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孕8~10周的患者出现不全流产的情况上升(P<0.05).结论静脉麻醉人流术对孕8~10周患者的子宫出血和不全流产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宜施行于≤8孕周患者.
- 汪洪郭晓玲刘吉平周强
- 关键词: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子宫出血并发症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疗效比较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有4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salpingectomy,SPLS),随机选择同期的55例传统多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multi-port laparoscopic salpingectomy,MPLS)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病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比较:SPLS组(35.90±9.99)min多于MPLS组(31.60±6.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12);SPLS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高于MP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3,P=0.001)。术中盆腔积血量、术后24 h肛门排气、术后止痛剂使用、术后血红蛋白(Hb)变化、术后白细胞(WBC)总数变化、术后血β-HCG转阴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均为0。结论对部分输卵管妊娠患者,SPLS能达到与MPLS相似的治疗效果,安全、可行,且具备隐藏瘢痕、术后伤口更美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黄晓斌谢庆煌柳晓春郑玉华汪洪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术
- 血清造血生长因子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造血生长因子(HGFs)的表达水平,评估HGF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标本,酶联免疫法检测HGFs表达水平[包括干细胞因子(SC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检测宫颈癌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表达,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GM-CSF、G-CSF和M-CSF在宫颈癌及CIN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GM-CSF和M-CSF在宫颈癌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患者(P<0.05),SCC-Ag在宫颈癌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M-CSF、GM-CSF、G-CSF、SCC-Ag诊断宫颈癌的特异度均较高,其中M-CSF诊断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SCC-Ag,M-CSF与SCC-Ag组合后诊断水平高于单独应用SCC-Ag。结论对HGFs的深入研究可能为寻找新的宫颈癌肿瘤标记物开辟新的途径,尤其是M-CSF具有作为一个良好的宫颈癌和CIN标记物的潜能,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及CIN的可能因子。
- 邓凯贤郑玉华柳晓春汪洪胡路琴陈永连王玉玲黄晓斌李林夕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造血生长因子
- 两种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方式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行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B组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下降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定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均为96%。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B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的生理领域和及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各个领域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均为安全有效的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式,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在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恢复及再次妊娠时间的选择上更具有优越性。
- 陈向东陈莉婷柳晓春汪洪
-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