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良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精子DNA损伤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方精子DNA损伤的关系。方法:精子DNA断裂损伤检测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以DNA断裂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表示。分别测定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试验组,56例)男方与无流产史(对照组,31例)男方精子的DFI。结果:试验组DFI(11.0%~56.9%)高于30%的有21例(37.5%),对照组DFI(10.0%~36.8%)高于30%的有8例(25.8%)。复发性流产组的男方精子DFI均数比对照组精子DFI高(29.4%vs 25.5%),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精子DNA损伤存在一定关系。
- 刘成军王蔼明商微李敏王伟周沈玉良赵勇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精子DNA损伤
- 不明原因的自发流产与精子DNA损失的关系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一次不明原因流产与精子DNA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有一次不明原因流产史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以有正常妊娠史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男方年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液量和精子DNA断裂指数有无差异。以SPSS 16.0为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两组的精液量、精子密度及活力均无差异,实验组男方年龄小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的DFI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对照组年龄高于实验组,而DFI正好相反。这说明不明原因的自发流产与男方精子DFI密切相关,随着DFI的增加,流产风险增加。
- 刘成军涂艳琴王蔼明商微王伟周李敏沈玉良
- 关键词:精子DNA损伤DFI
- 褪黑素对老化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改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阶段(IVC)添加褪黑素(MT)对卵母细胞老化引起发育受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_2O_2)处理小鼠MII期卵母细胞诱导老化,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10、50、100、150μmol/L,体外受精(IVF)后统计各组二细胞率、囊胚形成率,检测老化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及丰度(Mitotracker Red、JC-1)、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拷贝数等指标;在100μmol/L H_2O_2处理条件下,老化卵母细胞在IVF后的培养阶段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10-5、10-7、10-9 mol/L),统计二细胞率、囊胚率,并且分别检测各组获得囊胚的细胞数及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H_2O_2诱导卵母细胞老化后,囊胚发育率随H_2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50μmol/L和100μmol/L H_2O_2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26.27±0.06)%和(28.46±3.45)%,相比对照组的(34.90±1.77)%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_2O_2诱导老化卵母细胞中,100μmol/L、150μmol/L H_2O_2浓度时,ROS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性线粒体的丰度及拷贝数呈现下降趋势,膜电位呈上升趋势,但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μmol/L H_2O_2处理诱导卵母细胞老化后,在培养液中添加10-9 mol/L褪黑素组与老化对照组相比,囊胚率[(29.42±2.39)%vs.(20.87±4.12)%]、囊胚细胞数(39.36±9.78vs.37.91±4.25)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下降(2.57%vs.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这些指标均达到与未经老化处理组的相似发育水平。结论老化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率和发育质量偏低的现象,可以通过在受精后体外培养阶段添加褪黑素得到改善。
- 王伟周任立坤沈玉良魏德莉陈昭烈
- 关键词:褪黑素线粒体体外培养
- 男性不育410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与治疗
- 2009年
- 王伟周王蔼明刘成军沈玉良
- 关键词:男性不育解脲支原体感染精液检测药敏试验
- 利用孤雌激活评估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本研究以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冷冻对其后续效果的影响,评估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方法未成熟卵母细胞直接成熟培养(新鲜组)与玻璃化冷冻后成熟培养(冷冻组)的成熟率,并利用孤雌激活的方法比较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结果发现新鲜组与冷冻组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率均无差异(P>0.05)。但两组的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MI期(P<0.05),且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MI期(P<0.05)。不过裸卵体外成熟培养效果欠佳,特别是对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低下,无囊胚形成。结论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对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没有明显影响,但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低下,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外成熟培养技术。
- 刘成军涂艳琴王蔼明商微王伟周李敏沈玉良
- 关键词:ICSI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体外成熟培养孤雌激活发育潜力
- 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移植胚胎数、胚胎的发育潜能和胚胎完整性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接受FET治疗的1 346例患者,1 346个FET周期。按年龄〈30岁、30~〈35岁、35~〈40岁、≥40岁分为A、B、C、D四组;根据移植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自然周期(N组)、人工周期(H组)和促排周期(S组);根据移植胚胎数2、3枚分为E、F两组;根据解冻胚胎继续培养后卵裂球是否分裂生长,每个FET周期所移植胚胎中进一步卵裂的胚胎个数n,并据此分为I(n=0),II(n=1),III(n=2或3)三组;根据复苏后移植胚胎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两组:完整组和受损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年龄方面,A组、B组、C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周期、人工周期及促排周期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妊娠率和种植率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妊娠率45.56%vs.45.02%)影响不大(P〉0.05),但两组着床率(26.07%vs.17.40%)有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随着进一步卵裂胚胎数目的增加,妊娠率(分别为25.27%、39.29%、52.37%)和着床率(分别为10.74%、19.79%、29.16%)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三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完整组的妊娠率略高于胚胎受损组(45.08%vs.40.1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比较,胚胎完整组着床率显著高于胚胎受损组(24.65%vs.18.85%,P〈0.05)。结论移植前不同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年龄和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FET成功的重要因素;冻融胚胎提前解冻并培养后,选择进一步卵裂的胚�
- 王伟周魏德莉沈玉良吴迪王蔼明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年龄妊娠率着床率
- 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影响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几种可能因素及相对重要性.方法 1346例FET周期,按年龄≤29岁、30-34岁、35-39岁、≥40岁的患者分为A、B、C、D四组;根据移植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自...
- 王伟周魏德莉沈玉良吴迪王蔼明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经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在月经第3天使用促性腺激素(Gn)前对血清黄体生成素(LH)进行测定,探讨不同血清LH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以寻找合适的血清LH降调标准。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海军总医院妇产科辅助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254个取卵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LH值不同对254个周期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实验室数据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同时通过解冻周期胚胎存活率及临床妊娠率,进一步研究新鲜周期血清LH值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 GnRHa降调节后,各组之间年龄、正常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22、0.129、0.235、0.605、0.417、0.496),但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GnRHa降调节后不同血清LH值对胚胎的发育潜能无影响。结论 GnRHa降调节后,在月经第3天不同血清LH值对实验室数据及胚胎的发育潜能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对临床妊娠率影响显著,并初步认为当2IU/L≤LH<4IU/L时,可能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新鲜周期妊娠结局。
- 王伟周商微李敏何晓玲沈玉良刘成军王蔼明
- 关键词:促黄体激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