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保华
- 作品数:128 被引量:3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中水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在分析中水工程处理方案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水工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水工程处理工艺方案选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即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加以改进,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既定量化又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最后,对某城市生活小区中水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评价,选出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处理工艺,其应用较广且运行情况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 赵玲萍张凤娥董良飞涂保华
-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中水工程
- 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温度补偿模拟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温度补偿模拟装置,所述装置模拟温度传感器PT100在各个工况下的输出,由百欧级电路、十欧级电路、欧级电路、十分之欧级电路和百分之欧级电路组成。所述装置可进行多路精确设置,确保覆盖温度传感器PT1...
- 万玉山陈艳秋涂保华黄利王莉
- 文献传递
- 培养综合能力的水质工程学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目前各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水质工程学课程体系特点,提出应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董良飞涂保华魏永王利平张凤娥
- 关键词:水质工程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 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镓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镓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海泡石和氯化铝为原料,将海泡石用盐酸溶液浸泡进行改性,烘干粉碎之后通氯化铝配成混合液,快速搅拌,用NaOH溶液调节pH,离心分离,洗涤多次,烘干粉碎之后...
- 涂保华雷春生梅宇韬
- 文献传递
- 前处理与核桃壳吸附耦合处理餐饮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餐饮废水含油量高,成分复杂等特点,采用格栅-沉淀-吸附工艺处理,经特质无纺布和改性纤维球过滤后(简称前处理)的餐饮废水,再利用核桃壳颗粒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需要改变pH值前提下,投加核桃壳颗粒30g/L,吸附20min,振荡强度为120r/min,30℃时,对COD和含油量的去除率均达到69%以上。
- 张凤娥赵洪键董良飞涂保华
- 关键词:餐饮废水前处理正交实验
- 一种硫脲改性生物炭吸附剂在吸附环丙沙星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脲改性生物炭吸附剂在吸附环丙沙星中的应用。本发明将水稻秸秆粉末与硫脲、碳酸钠进行研磨均匀混合,在惰性气体下进行热解,冷却后,再经过研磨、过筛,得到生物炭材料;将其洗涤、抽滤、干燥得到硫脲改性生物炭吸附剂...
- 山勇涂保华赵远肖娴
- 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硒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硒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制备方法为将铁铝石榴子石先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浸泡然后用水冲洗至无色,再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然后用水冲洗至pH=9,再放入烧杯中和蒸馏水配...
- 涂保华雷春生梅宇韬
- 城市污水处理中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常州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克拉霉素、磺胺甲恶唑、土霉素和头孢他啶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搭建模拟装置研究SBR工艺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p H值、曝气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克拉霉素、磺胺甲恶唑、土霉素和头孢他啶的去除率分别为91%、20%、96%和74%,SRT、HRT、p H值和曝气量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同种抗生素污染物去除效果因不同影响因素而异,同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因抗生素种类而异。
- 涂保华储云陈兆林彭明国钱伟董良飞
- 关键词:SBRHRTSRT曝气量
- 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镁离子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镁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骨头/木屑为原料,将动物骨头蒸煮粉碎之后用NaOH煮沸,用水冲洗,干燥过目筛烘干,然后再将经过烘干粉碎筛分处理的木屑、骨炭、水均混合均匀后在挤条机成型,...
- 雷春生孙剑娥涂保华梅宇韬
- 文献传递
- 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7
- 2010年
-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类教育现状,遵循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新世纪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即通过底线培训计划、工程实践性环节的锻炼、创新性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3个环节,指出教学团队与导师制是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给出了CDIO工程性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操作方案。
- 张凤娥薛健飞李定龙董良飞涂保华浦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