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泽彬
- 作品数:39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议会调查权的配置与限定被引量:5
- 2011年
- 调查权是议会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议会监督职能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议会调查权的扩张,监督"监督权"应成为宪政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宪政原理及各国议会立法文本分析,议会调查权力配置及规范应遵循民主制衡、法治原则、分权原则、人权原则以及比例原则。具体包括:调查权应受到议会民主控制;调查成员组成应体现议会民意基础,多数党成员应占优势;调查权限应由宪法或立法明文设定;调查权应保持充分克制,体现谦抑性原则。调查权配置及限制也与各国(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必须结合这些因素理性客观对待。
- 胡锦光温泽彬
- 关键词:议会监督
- 美国法语境下公民福利权的证成及其启示被引量:5
- 2014年
- 宪法上的福利权在美国宪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素有争议。受美国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早期美国社会福利政策被定位为政府公共救助政策。国家福利政策的持续性推进引起了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奠定了福利权生成之社会基础。学术纷争与法官裁判则在客观上充当着"宪法上福利权"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促进福利政策向福利权利的转变。迈克曼等学者借助罗尔斯的正义论有力地论证了福利权的宪法正当性,并从建构宪法政治对话机制的角度阐释了"宪法福利权"的宪政功能。美国法上公民福利权演变为宪法权利的进程表明,宪法福利权的创设是历史的必然。在当今中国,这项权利同样为宪法机制的良性运行所不可或缺,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 温泽彬
- 关键词:美国法宪法权利
-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被引量:58
- 2006年
- 宪法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需要在国家权力运行活动中具体化。如何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呢?学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人大以“一事一议”方式界定“公共利益”,第二种是由司法承担对“公共利益”的最终界定,第三种是人大以列举式立法模式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固置化。第一种模式正确认识到界定“公共利益”属于权力机关的权限,但具体方式却不可行;第二种司法决定模式既缺乏实质合法性,又没有技术可行性;第三种模式在立法上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可资,是实现宪法“公共利益”规定对公民权利保护和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惟一现实可行之路。要在国家权力运行上界定“公共利益”,还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公共利益”泛化掩盖下的许多具体矛盾。
- 唐忠民温泽彬
- 关键词:公共利益列举式
- 论行政诉讼履行判决的重构被引量:14
- 2018年
- 履行判决作为行政诉讼法法定判决方式的一种,是基于判决类型化制度而言的。在给付行政和服务行政的观念逐步拓展、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得到确立的情况下,履行判决本身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却备受冷落,其适用比例占判决总数量始终偏低,行政诉讼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对于外化为作为形式的行政行为本身合法性的审查,行政不作为的违法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多"与履行判决的"少"之间的张力愈发明显。履行判决之所以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界对于其适用范围、判决内容明晰程度、期限的确定等适用规则等问题未加以重视,亦未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履行判决被审慎适用。行政诉讼履行判决的重构,并非对履行判决制度进行推倒重建,而是在深刻研究我国行政诉讼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之上,提出行政诉讼类型化制度和在行政诉讼法现有条文框架内完成对于履行判决制度存在问题的完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行不悖地重新架构履行判决制度,其根本导向是保障公民欲通过行政诉讼获得权利救济的深度和力度。
- 温泽彬曹高鹏
- 关键词:行政不作为不履行法定职责
-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兼议《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
- 2011年
- 宪法意义上的隐私权经历了从"隐含"到"公域"的隐私权转变,使得个人隐私权成为政府信息中必须探讨的话题,揭示了隐私权保护新的特性及限制原理。隐私权的限制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并遵循利益相关、分类处理、平等保护、比例原则等等。《条例》在处理个人信息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上,行政裁量权过于强大,隐私权保护条款过于空泛,限制过于随意。隐私权保障条款失衡,因而立法应明确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并对公开信息隐私权限制是否遵循基本原理进行司法审查,最后还应通过立法列举不得公开的隐私权内容。
- 温泽彬
- 关键词:信息公开公共利益隐私权隐私权限制
- 论案例教学方法在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改进
- 2018年
-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仍存在不足之处, 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传统以讲授法律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 近些年, 法学教育界提倡的案例教学法开展得如火如荼,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独特优势, 但也存在浮于形式、 未抓住要点和本质、 以及成本高昂等情况, 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律硕士教学中的问题及应用, 就此教学模式改革做一探讨, 以期对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有所裨益.
- 温泽彬郭盼盼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律硕士互联网
- 宪法福利权研究
- 福利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主要特征。美、德、日等国福利权发展历史演进考察显明,早期福利权益并未视为法规范层面权利。政府提供的“福利支持”,完全是政府一时心血来潮的行为,这些利益作为一种感激品,并非建立在国家责任与公民权利基础...
- 温泽彬
- 关键词:宪法福利权法律保护
- 行政救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种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机制的检讨与反思被引量:9
- 2006年
- 行政救助在制度设计上,旨在规范行政权力对社会弱者的救助行为,体现对弱势者的权利保障。笔者从行政救助这一机能出发,对行政救助制度作出检讨与反思,提出行政法学上应重新确立行政救助概念,拓展救助内容及方式,并加强对行政救助当前命题的研究。
- 温泽彬
- 关键词:弱势群体人权生存权行政救助
-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 2021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举措,持续不断地推出全面实施宪法与维护宪法权威的系列重大战略步骤,有力地推动了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的深入和全面开展。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 温泽彬
- 关键词:依宪治国现行宪法依法执政治国理政依法治国
- 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合宪性审查中的作用及其展开被引量:3
- 2024年
- 合宪性审查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这正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宪法解释权,而不具备宪法解释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在依据不同类型宪法规范开展备案审查时对合宪性审查发挥一定作用。省级人大常委会在根据宪法积极规范实施的备案审查中发挥辅助审查作用,通过考察立法事实来确定被审查规范是否充分执行了宪法意旨,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合宪性审查提供依据;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根据宪法消极规范实施的备案审查中发挥初步审查作用,通过考察被审查规范是否抵触宪法的价值判断,初步筛选出合宪性疑虑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为了保证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合宪性审查工作中发挥实效,应当在程序和实质上确立一些审查要件,并为这些审查要件设计配套的审查判断和报告机制。
- 温泽彬
-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