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3篇薄层
  • 2篇小承气汤
  • 2篇煎煮
  • 2篇煎煮时间
  • 2篇光谱法
  • 2篇薄层色谱
  • 2篇薄层色谱法
  • 2篇承气
  • 2篇承气汤
  • 1篇导数光谱
  • 1篇导数光谱法
  • 1篇学成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评价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异补骨脂素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广东省中医研...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作者

  • 8篇熊红
  • 6篇李素梅
  • 6篇毕晓黎
  • 6篇谭志灿
  • 5篇李养学
  • 5篇孙冬梅
  • 3篇罗文汇
  • 2篇刘法锦
  • 1篇饶梅冰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香元丸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香元丸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医院制剂,由香附、黄芪、延胡索、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血瘀症有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控制其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疗效,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延胡索、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刘法锦熊红孙冬梅毕晓黎李养学李素梅谭志灿
茵陈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及导数光谱鉴别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茵陈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导数光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对不同批次茵陈配方颗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紫外一阶导数光谱存在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地控制茵陈配方颗粒的质量。
孙冬梅谭志灿毕晓黎罗文汇李素梅熊红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导数光谱法
芩麻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2011年
芩麻合剂由炙麻黄、黄芩、射干、前胡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咳嗽。为了更好地控制其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射干、前胡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刘法锦熊红孙冬梅毕晓黎李养学李素梅谭志灿
关键词:色谱法薄层
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影响研究
目的: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方中所含蒽醌类及鞣质成分的含量均可影响小承气汤的药效。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小承气汤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并结合药效学研究,探索小承气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大黄的最佳...
熊红
关键词:小承气汤煎煮时间化学成分药效学评价
文献传递
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大黄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 X 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在大黄煎煮30分钟时含量最高。结论:小承气汤中大黄的最佳煎煮时间为30分钟。
孙冬梅饶梅冰熊红毕晓黎
关键词:小承气汤煎煮时间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三芪丹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复方三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所含的三七、黄芪、丹参、桑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方中所含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三七、黄芪、丹参、桑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16~5.0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1.1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三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李素梅毕晓黎李养学罗文汇熊红谭志灿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茵陈配方颗粒红外光谱分析及总黄酮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茵陈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鉴别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FT-IR对不同批次茵陈配方颗粒进行鉴别分析,以NaNO_2-Al(NO_2)_3-NaOH体系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红外光谱存在7个特征吸收峰,茵陈总黄酮在10.056-60.336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3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茵陈配方颗粒的质量。
孙冬梅谭志灿毕晓黎李养学李素梅熊红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总黄酮
丹陈化痰止咳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丹陈化痰止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丹陈止咳颗粒中的补骨脂、丹参、陈皮、射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丹陈止咳颗粒中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46 nm,柱温25℃,流速1.0 mL/分。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补骨脂素在0.0842-0.4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0.51%;异补骨脂素在0.0869-0.43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4,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为0.3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和专属性良好,结果准确,可作为丹陈化痰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李养学李素梅罗文汇熊红谭志灿
关键词:止咳颗粒TLCHPLC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