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建英

作品数:54 被引量:296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0篇肾脏
  • 9篇维持性
  • 8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8篇肾病
  • 7篇血管
  • 7篇透析患者
  • 7篇慢性
  • 7篇高血压
  • 6篇蛋白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肾脏疾病
  • 6篇综合征
  • 6篇维持性血液
  • 6篇维持性血液透...
  • 6篇细胞
  • 6篇慢性肾脏
  • 5篇蛋白尿
  • 4篇中毒

机构

  • 51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 1篇杭州创业软件...
  • 1篇上海万格科学...

作者

  • 51篇牛建英
  • 32篇顾勇
  • 12篇范伟峰
  • 12篇张丽红
  • 10篇罗丽红
  • 9篇周韵娇
  • 8篇钱英俊
  • 8篇李鹏
  • 5篇陶琳
  • 4篇张绮
  • 4篇黄陶承
  • 4篇王莹
  • 3篇张琦
  • 3篇刘立根
  • 3篇张杰
  • 3篇陈靖
  • 3篇刘强
  • 3篇崔云卿
  • 3篇周亚刚
  • 3篇方正

传媒

  • 9篇中华肾脏病杂...
  • 5篇肾脏病与透析...
  • 3篇家庭用药
  • 3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改变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王莹牛建英范伟锋顾勇
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机制研究进展
2008年
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在临床非常常见,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与肾脏水钠潴留及外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两者综合作用相关,本文拟就目前这两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鹏牛建英
关键词:肾变病综合征水肿
生长激素对慢性肾衰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生长激素(GH)是一种亲水性球蛋白,主要分泌于腺垂体。同时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和外周血细胞,也可分泌GH,而GH受体在各种淋巴细胞中也有表达。GH除能够促进机体生长、代谢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慢性肾衰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免疫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受损,在长期血透患者中表现明显,如高感染性疾病并发率,注射疫苗后的反应性较差,恶性肿瘤发生率较正常人偏高。同时慢性肾衰患者也存在着生长激素抵抗现象,血液循环中生长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但生物活性偏低。慢性肾衰儿童生长较正常儿童迟缓,成人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不足,而外源性生长激素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可起到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袁瑾牛建英
关键词: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抵抗慢性肾衰竭免疫调节
二硫苏糖醇对流式细胞术分析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对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5名健康人的诱导痰各分为2份,1份按DTT液化诱导痰液程序处理(DTT组),另1份在实行该处理程序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DTT+PBS组),以除去残留DTT。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组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与DTT+PBS组比较,DTT组CD3+CD4+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P<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P均<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MFI均明显减弱(P<0.01、P<0.05),NK细胞MFI明显增强(P<0.05)。2组CD3+细胞百分率及CD3+、CD3+CD4+细胞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T对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MFI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诱导痰经DTT液化后应增加PBS洗涤步骤,以去除残留的DTT,降低DTT前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周韵娇牛建英张丽红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二硫苏糖醇诱导痰液流式细胞术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2016年
患者,男,69岁,因“反复四肢乏力发作半年,再发2天”于2015年3月16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感冒”就诊,发现低钾血症(具体不详),当时伴有四肢乏力,未查动脉血气。抗感染及静脉口服补充氯化钾后症状好转,血钾恢复正常。
邓皇英牛建英
关键词: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症四肢乏力低钾血症动脉血气抗感染
IL-6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致病信号及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白介素-6受体(IL-6R)模拟表位肽活化免疫后产生的抗体结合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所表达的相应受体对相关致病信号及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化学法制备模拟表位肽,后皮下免疫Wistar大鼠,取血清纯化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评估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模拟表位肽诱导的抗体是否能结合IL-6R并促进其降解,免疫印迹法观察抗体对IL-6下游信号是否有抑制作用,应用CCK8试剂盒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观察诱导的抗体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IL-6R模拟表位肽免疫动物后获得的抗血清能够有效结合重组IL-6R,该血清经纯化后获得的抗体能够有效结合RA-FLS所表达的自然IL-6R并促进其降解,能进一步抑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RA-FLS的增殖,下调RA-FLS所具有的抗凋亡能力。结论 IL-6R受体模拟表位肽为潜在的控制RA-FLS恶性行为的多肽药物。
杨麟郭进牛建英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白介素-6受体
基于闵行社区卫生信息化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的建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本化的标本资源库和现代化的标本信息管理平台,为人类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材料。方法:现场采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液、尿液标本,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分装处理,于-80℃低温冷冻保存;建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随时查询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上海闵行江川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收集和信息采集,共招募到6586人,标本数共108691份。对所收集标本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软件管理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高质量样本和系统临床随访资料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有利于慢性病研究的深入和开展,有利于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韩晓洁洪洋郭赵云汤春红周学迅余鑫陆胜姜节卫周韵娇范伟峰徐炯牛建英刘军陆建刚黄陶承赵燕萍许速顾勇
关键词:社区卫生信息化
维持性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世界范围的患病率波动于8%~16%,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如果CKD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其中约42%的患者将死于心血管疾病,提示心血管事件已成为ESRD患者的首位死因[2]。同样,对于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也有较高的比率。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高血压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由血压引起的不良事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压值以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目前关于BPV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BPV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不是非常清楚,BPV的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维持性透析患者BPV的监测方法、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徐光牛建英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流行病学资料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黄芪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牛建英顾勇覃乔静齐伟伟
该项目为基础性科学研究,以中医理论为依托对常见肾脏病应用黄芪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水肿及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抑制RAS系统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蛋白尿的主要手段。但对少量蛋白尿,该类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关键词:肾脏疾病黄芪治疗中医理论
先兆子痫大鼠循环、胎盘及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先兆子痫大鼠模型循环系统、胎盘及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的表达。方法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制备大鼠先兆子痫模型,分别比较先兆子痫大鼠、正常妊娠大鼠、未孕对照组大鼠动脉收缩压(SBP)、尿蛋白量(24h)、肝肾功能,并对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光镜检查。ELISA法和放射性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肾脏局部匀浆液AngⅡ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胎盘局部AT1表达。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肾脏局部AT1的表达。结果在先兆子痫大鼠中,SBP及尿蛋白量(24h)均较未孕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先兆子痫大鼠血浆AngⅡ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0.706±O.086)ng/L比(0.540±0.085)ng/L,P〈0.05];胎盘局部AT1表达比正常妊娠组升高46%(P〈0.05);肾脏局部AngⅡ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65.543±40.634)ng/g比(165.543±33.078)ng/g,P〈0.05);肾脏AT1表达减少,仅为正常妊娠组及未孕对照组的33%及59%(P〈0.05)。结论先兆子痫中,胎盘局部RAS表达增强,循环AngⅡ表达增高,肾脏局部RAS表达下调。
陶琳牛建英尤莉陈靖顾勇
关键词:先兆子痫蛋白尿肾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