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凤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焦作市降氟改水工程管理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焦作市降氟改水工程管理使用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一方案,逐个工程调查,水氟测定采用国标电极法,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市降氟改水工程建设为429处,报废130处,能够正常使用的为299处,水氟回升在1.0mg/L以上的为116处;工程使用年限在13~15年的最多;水源枯竭、井壁塌陷和管理不善是工程报废的主要原因,占总报废工程的80!00%;工程中75.06%为水泥管材料,24.94%为钢管材料。结论全市有55.01%的工程已经报废或水氟回升;近几年为报废高峰;水源枯竭是山区工程报废的主要原因;井壁钢管材料在防止水氟回升和井壁塌陷方面显著优于水泥管材料;应探索建立适应本地发展的降氟改水管理模式,以提高工程使用价值。 许小利 石凌云 王三凤 任东 周睿 夏江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 降氟改水工程 河南省2007-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7-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脑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2018年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2007-2018年共报告流脑205例,年均发病率为0.018/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为8.78%。在所有病例中,冬春季(11月-次年4月)发病占87.32%;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分别占29.76%、16.59%、24.88%、10.24%、18.54%。共报告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49例流脑病例明确了脑膜炎奈瑟菌血清群,其中A群、B群、C群、W135群、不可分群病例分别占12.24%、26.53%、36.73%、2.04%、22.45%。结论河南省2017-2018年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应继续做好儿童流脑常规免疫,加强流脑监测。 姬艳芳 王吉静 张璐 刘倩 王三凤 叶莹 张延炀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019年河南省百日咳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百日咳感染状况及临床症状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百日咳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百日咳的认识。方法对2019年河南省内两家监测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百日咳病例开展主动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感染状况及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两家儿童医院共采样和调查疑似百日咳病例217例,阳性134例,阳性率61.8%,其中<6月龄阳性率最高(62.9%),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7~9月阳性率最高,为72.6%,各季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确诊百日咳病例中阵发性咳嗽的发生率最高,占97.8%;窒息症状的发生率最低,占比17.2%。有免疫史组和无免疫史组除发绀外各临床症状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岁以下儿童百日咳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漏报和误报,造成对百日咳实际发病水平的低估。 李军 杨凯朝 刘倩 姬艳芳 叶莹 赵东阳 张延炀 史鲁斌 王三凤关键词:百日咳 河南省2017-2020年不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河南省2017-2020年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河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三种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接种剂次报告数据,比较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结果河南省2017-2020年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总报告发生率为58.51/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为57.45/10万剂、1.06/10万剂。IIV3、IIV4、LAIV3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10万剂)分别为75.27、33.86、39.37;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74.05、33.03、38.45,异常反应分别为1.22、0.83、0.92。结论河南省2017-2020年三种流感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以轻微的一般反应为主。 田诚 史鲁斌 杨凯朝 张延炀 王三凤 郭万申关键词: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发生率 2015-2019年焦作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焦作市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焦作市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2019年焦作市共报告80例<15岁儿童AFP病例,5岁以下儿童57例(71.25%)。每年报告发病率在1.32/10万~2.97/10万之间,病例以男性为主,性别比为2.64:1。病例非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NPEV)分离率为8.75%。麻痹60 d后随访时,10.00%AFP病例有残留麻痹。结论焦作市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AFP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 王三凤 冯晖 原跃礼 王军 任宝红 徐奕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 河南省2016-2018年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6-2018年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6-2018年报告的BCG AEFI和预防接种信息,描述性分析BCG AEFI发生率。结果河南省2016-2018年共报告BCG AEFI 243例,报告发生率为5.92/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10万剂)为2.65,其中发热、红肿、硬结分别为1.29、1.02、0.51;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10万剂)为3.00,其中BCG淋巴结炎、局部脓肿、接种BCG后结缔组织增生、全身播散性BCG感染、过敏性皮疹、BCG骨髓炎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03、0.66、0.10、0.10、0.10、0.02。结论河南省2016-2018年BCG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严重反应罕见。 王三凤 杨凯朝 王文慧 史鲁斌 田诚 张肖肖 张延炀 芮春军 赵东阳关键词:卡介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发生率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王三凤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 计划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法 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趋势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焦作市解放区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有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方法进行死因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早死概率等指标并分析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亡资料。结果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8.52%上升至10.82%,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5.39%,呈上升趋势(t=5.579,P=0.011);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口数的比例由84.76%上升至88.20%,标化死亡率由543.46/10万下降至459.64/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为首位死亡原因,年平均粗死亡率为315.78/10万,AYLL为11.77~12.97年,粗死亡率及AYLL的APC分别为0.67%和-1.42%,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结论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干预病种,男性为重点干预人群,应针对不同慢性病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 陈海慧 靳黎明 石雨晴 田珍 王三凤 庞秋艳关键词:死亡率 减寿分析 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五版)》流行病学调查指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焦作市解放区自2020年2月1日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以来,确诊病例数共7例,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来自3起聚集性疫情,这3起聚集性病例均为家庭暴露引发,1起聚集性病例存在明显的病例代际。结论: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暴露为主,在居家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做好自我隔离。 陈海慧 王三凤 石雨晴 靳黎明 梁瑞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2013-2019年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点病例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点病例报告质量,为改善乙肝监测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NNDRS)导出2013-2019年河南省6个乙肝监测点报告的乙肝个案及附卡信息,对病例分类、附卡信息、抗-HBc IgM 1:1000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6个监测点共报告乙肝病例22557例,剔除重复报告383例(1.70%),实际报告有效病例22174例,其中现住址为本县区的1274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在30/10万~60/10万之间,与监测前的2012年报告发病率(169.87/10万)相比,下降明显。报告病例中以确诊病例为主,占94.94%;急性乙肝1050例,采集血清标本817份,采样率77.81%,抗-HBc IgM 1:1000阳性673份,急性乙肝诊断准确率为64.10%。结论监测点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报告病例更能接近真实发病水平,同时,进一步提高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开展抗-HBc IgM 1:1000检测,可提高急性乙肝诊断的准确性。 徐瑾 李军 杨凯朝 郭永豪 张延炀 王三凤 史鲁斌 姬艳芳 赵东阳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监测点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