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针刺深度的选择被引量:1
- 1994年
- 浅谈针刺深度的选择徐红,张明,王光鼎(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昆明650021)关键词针灸学,针刺手法,针刺深度针刺深度是针刺手法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针刺深度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历代医家很重视针刺深度的选择,如《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
- 徐红张明王光鼎
- 关键词:针灸学针刺手法针刺深度
- 针刺治疗经行头痛14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1996年
- 报告应用针刺治疗经行头痛的观察结果。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疼痛时取局部阿是穴为主,缓解后辨证取穴,将其分为气滞血瘀、肝血亏虚、肝火旺盛3型治疗,结果:146例患者中痊愈64例,好转72例,无效10例,总有效93.16%。
- 王恒王光鼎
- 关键词:头痛经前紧张症中医药疗法针刺疗法
- 取少阳经穴为主治疗偏头痛62例小结被引量:1
- 1991年
-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不外乎风寒、风热痰浊、血虚血瘀、肝阳上亢等,其临床症状以头痛呈阵发性,多局限于单侧常伴有恶心呕吐为特征,有的还会出现畏光、偏盲、视物模糊等。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原发性的血管紊乱性疾病。所治患者大多认为已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尽如意,由于疼痛频发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寻求针灸治疗。笔者多年来以取少阳经穴为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62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4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6岁,其中以18岁至42岁的女性最为多见,有38例,占61.2%;左侧偏头痛32例,右侧偏头痛18例,双侧交替疼痛12例;
- 王光鼎邹志勇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
- 针灸结合拔罐治疗颜面神经麻痹34例
- 1998年
- 普瑜昆王光鼎
- 关键词:针灸疗法拔罐面神经麻痹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3例被引量:5
- 1995年
- 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3例,结果:临床治愈31例,显著改善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 刘自力王光鼎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药疗法穴位注射
- 针灸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林忆平王光鼎魏建文徐红施静谢念梅王恒潘雷
- 该课题以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经过严格的临床观察,客观的认识针灸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确切疗效;并期望改进外敷药剂型,预期证实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外敷药的作用,为面瘫治疗提供有效而简便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灸穴位贴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痹痛灵”外擦剂对伤筋386例疗效观察
- 1998年
- “痹痛灵”处方来源于武定县猫街阿多卡村阿七彝族医世家,祖传3代,擅长应用民间彝族药治疗跌打损伤,行医40载,远近闻名,深受当地群众爱戴。笔者30余年前在彝族地区工作,有幸向阿七医师学习,在阿七医师常用方药中筛选重新组合,多次更方改剂。最后拟定了“痹痛灵”,经过改革剂型。
- 王光鼎王恒张乃志
- 关键词:伤筋痹痛灵
- 针刺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面瘫226例
- 1991年
- 笔者20余年来,运用云南名医管正斋先生的经验,辨证治疗面瘫患者22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26例中男性136例,女性90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8岁,以18~50岁之间者较多,占总数的62.8%;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个月。
- 王光鼎
- 关键词:针刺外敷中药面瘫
- 针药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 <正>本文概述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在我国的历史,阐述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异同,并提出了针药结合的研究方向。
- 王光鼎刘嘉普瑜昆张菊芳
- 文献传递
- 温针加灸治疗急性荨麻疹114例被引量:5
- 1995年
- 温针加灸治疗急性荨麻疹114例王光鼎,王恒(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昆明650021)关键词皮肤病;急性荨麻疹/针灸疗法,温针荨麻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祖国医学“风疹”、“瘾疹”、“”的范畴。清·《医宗金鉴·》日:“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
- 王光鼎王恒
- 关键词:皮肤病急性荨麻疹针灸疗法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