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兵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染色
  • 2篇染色单体
  • 2篇姊妹染色单体
  • 2篇姊妹染色单体...
  • 2篇微波辐射
  • 2篇SCE
  • 1篇蛋白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人乙型肝炎
  • 1篇溶氧
  • 1篇鼠骨
  • 1篇髓细胞
  • 1篇作业者
  • 1篇肽类
  • 1篇微波
  • 1篇小鼠
  • 1篇小鼠骨髓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利兵
  • 3篇李波
  • 2篇赵宁
  • 2篇张英起
  • 2篇王泰清
  • 1篇张迺蘅
  • 1篇智刚
  • 1篇王增禄
  • 1篇梁喆
  • 1篇包春杰
  • 1篇王东
  • 1篇安献禄
  • 1篇韩苇
  • 1篇颜真
  • 1篇石继红

传媒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2
  • 2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基因扩增与表达
1992年
本文从两例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的2mg肝穿刺标本中利用基因扩增方法,设计扩增出缺失羧基端34个氨基酸的乙型肝炎病毒C抗原(HBcAg)基因的0.45kb基因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获得每毫升培养液含有100万酶联反应单位的HBgAg,也存在1万酶联反应单位的HBcAg。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其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0~37%,分子量为155kD。HBeAg基因结构及表达形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智刚王东李波安献禄王军楼王利兵张迺蘅
关键词:基因扩增基因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白蛋白和甘露醇对白细胞介素-Ⅱ活性的影响
包春杰赵宁王利兵李波张英起
关键词:白蛋白甘露醇
利用恒溶氧-补料分批技术高密度培养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肿瘤导向多肽LTL-TNF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重组肿瘤导向多肽 L TL - TNF工程菌的大规模培养与表达方法以获取重组 L TL TNF.方法 首先在试管和三角瓶中探讨工程菌的生长和表达规律 ,筛选其最适宿主菌、最佳培养及诱导表达条件 ,然后在 5 L 自控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培养 .结果 保持培养过程中 30 %~ 40 %的溶解氧和限制性流加葡萄糖 ,工程菌 DH5 α/ p BV- L TL TNF在5 L 发酵罐中培养至终密度 A6 0 0 nm 40~ 5 0时 ,目的蛋白的表达最高 ,可达菌体总蛋白的 5 0 % ,L TL - TNF的含量达到5 .12 g· L- 1 ,发酵总时间在 12 h左右 .结论 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为重组肿瘤导向多肽L TL TNF工程菌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颜真张英起李波赵宁石继红韩苇王利兵王增禄
关键词:大肠杆菌肽类
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者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被引量:5
1990年
作者研究了75例雷达作业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变化,发现在微波照射强度为30~280μW/cm^2,照射时间为 2~8h/d的条件下,雷达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平均值(6.206±2.163)显著高于对照组(4.690±1.759),P<0.05。提示受检人员淋巴细胞的DNA可能受到损伤。未观察到微波的影响有年龄和性别差异。
王泰清陶松贞王利兵景昱马天屏李义马春莲沈秦川
关键词:淋巴细胞SCE
微波辐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被引量:2
1990年
用功率密度为10mW/cm^2和20mw/cm^2的微波照射BALB/c小鼠30和60d,其中20mW/cm^2照射60d组的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有明显增高(6.93±8.46vs.57±1.08)。说明功率密度为20mW/cm^2的微波照射60d后,可影响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证实一定功率密度的微波连续照射具有累积效应。
陶松贞王泰清梁喆王利兵
关键词:微波骨髓细胞SC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