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国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导航下经皮层脑室内肿瘤切除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 目的:探讨磁导航引导在经皮层切除侧脑室内肿瘤的应用.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采用磁导航引导下经皮层入路切除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所有8例病人行头颅MRI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导航工作站,根据导...
- 马顺昌常永凯陈素华石祥恩杨军梁继军李志强齐建发寸恩浩祖朝辉王利国胡业帅
- 复发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小脑。希佩尔-林道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简称VHL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家族性HB为VHL病最常见的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HB累及小脑、脊髓、肾脏、脾脏以及视网膜等。
- 常永凯杨军寸恩浩李志强张雪松祖朝辉王利国陈素华石祥恩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文献复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复发LINDAUHIPPEL
-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胶质瘤侵袭生长中的关系
- 王利国
-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胶质瘤侵袭生长中的关系
- 王利国
- 经颞下-小脑幕-岩尖入路切除大型、巨大型岩斜脑膜瘤的相关探讨(附117例)
- 杨军常永凯陈素华于春江石祥恩梁继军李志强齐建发寸恩浩祖朝辉马顺昌王利国胡业帅
- 36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及相关处理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合并脑出血的诊断与相关治疗.方法 36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日剂量100 mg或以上的中老年人,头颅CT检查脑出血多于30 ml,12例急诊手术清除血肿;24例保守治疗后病情加重,手术清除血肿4例,立体定向血肿腔置管外引流9例,11例非手术治疗.结果 3个月评估,手术组10例基本生活自理,9例无自主生活能力,6例死亡;未手术组5例基本生活自理,4例无自主生活能力,2例死亡.结论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发脑出血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给予促凝药物、新鲜血浆或血小板治疗,病情危重应手术治疗,轻者尽可能非手术治疗.
- 梁继军杨军马顺昌李志强寸恩浩齐建发王利国石祥恩
-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
- 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附60例报告)
- 目的: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位置深在,与海绵窦、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结构关系紧密,手术全切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大型、巨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颅底手术的难题之一.我们通过对2004年4月至2...
- 杨军常永凯陈素华于春江石祥恩梁继军李志强齐建发寸恩浩祖朝辉马顺昌王利国胡业帅
- 胶质瘤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 :探讨不同部位胶质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分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脑胶质瘤病例.术前根据影像特点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和切除的策略.结果:肿瘤位于额叶21例(26.25%),颞叶19例(23.75%),顶叶7例(8....
- 王利国
- 关键词:脑胶质瘤手术治疗神经功能临床疗效
- ICAM-1和VCAM-1参与脑胶质瘤侵袭生长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侵袭生长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关系。方法共收集44例脑胶质瘤病例,取瘤周组织、肿瘤中心和正常脑组织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IHC)、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CAM-1及VCAM-1在3组标本中的表达量。结果瘤周组织、肿瘤中心组织及正常脑组织比较ICAM-1及VCAM-1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当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时有显著差异(P<0.01),瘤周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肿瘤中心组织次之,正常脑组织最少,将标本分为LGGs组和HGGs组后进行比较可得出同样结论。结论 ICAM-1和VCAM-1与脑胶质瘤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侵袭生长有密切关系。
- 王利国闫长祥
- 关键词:脑胶质瘤侵袭性
- 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2
- 2014年
-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乏肌层和弹力层.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9%~35%,年出血率0.7%~6.0%,是幕上病变的30倍,且多数发生在脑桥[1,2].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颅脑损伤做头颅CT检查时偶然发现,一部分患者可有轻微或明显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颅神经麻痹、意识障碍、共济运动障碍和长束征等.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史包括静止、增大、出血和自发缩小.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主要有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和放疗等方法,其中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偶然发现的多采用随访观察的手段,而手术干预是针对神经功能进行性加重或有反复出血倾向者,手术的目的是全切肿瘤、解除占位效应、减少出血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有关放疗的疗效尚待进一步探讨,因为目前尚无大宗远期随访观察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 祖朝辉李志强马顺昌王利国石祥恩杨军
- 关键词:手术入路手术时机脑桥远期随访观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