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可深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肝炎
  • 6篇病毒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3篇血清
  • 3篇细胞
  • 3篇病毒性
  • 2篇单磷酸阿糖腺...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疫苗
  • 2篇肿瘤
  • 2篇戊型
  • 2篇戊型肝炎
  • 2篇腺苷
  • 2篇淋巴
  • 2篇慢性
  • 2篇老年
  • 2篇患者血清

机构

  • 8篇青岛大学
  • 8篇青岛医学院
  • 4篇青岛市传染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作者

  • 16篇王可深
  • 9篇丛书英
  • 2篇李同君
  • 2篇段建华
  • 1篇张超英
  • 1篇刘希英
  • 1篇曹来蓉
  • 1篇胡毅玲
  • 1篇臧云娟
  • 1篇杨炜
  • 1篇王修海
  • 1篇吕锐
  • 1篇王海东
  • 1篇邱法波
  • 1篇黄振学
  • 1篇王培林
  • 1篇吴苏民
  • 1篇张杰

传媒

  • 3篇青岛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化工劳动保护...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999年
丛书英王可深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干扰素病毒唑
乙型肝炎病人的抗-HCV检测
1994年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81例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在急性乙肝的阳性率为0.00%,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ASC)的阳性率为16.67%,慢性迁延型肝炎(CPH)的阳性率为19.44%,慢性活动型肝炎(CAH)的阳性率为20.00%,肝炎后肝硬化(LC)的阳性率为33.33%,慢性重型肝炎(CSH)的阳性率为25.00%,提示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较高的HCV感染,可能为乙肝慢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HBV和HCV重叠感染可能是乙肝重型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致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情重、预后差。
王可深丛书英陈菇李同君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散发性戊型肝炎106例临床分析
1999年
自1986年9月我国新疆地区发生戊型肝炎(戊肝)流行以来,其他省市也陆续报告发现戊肝,我院自1994年4月~1996年3月收治戊肝106例,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106例中男性92例,女性14例,年龄15~73岁。其中急性肝炎(急肝)7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6例。
王可深李同君
关键词:戊型肝炎重型肝炎戊肝老年人
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胆系疾病的关系
1993年
对5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肝胆系统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对胆系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肝胆系统有异常改变者244例,占47.29%,其中以胆囊壁增厚最多。胆系疾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胆红素和γ球蛋白升高者多于正常者,HBeAg阳性组高于阴性组。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胆系疾病关系密切。
王可深丛书英温子荣王海东
关键词:胆囊疾病乙型肝炎超声波诊断
Ara-Amp与乙肝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王可深丛书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单磷酸阿糖腺苷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脆性部位的探讨被引量:3
1996年
采用低叶酸培养条件对2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表达率。结果表明,乙肝组染色体畸变率与脆性部位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对染色体有损伤作用。
丛书英曹来蓉张超英王可深段建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
单磷酸阿糖腺苷并用乙型肝炎疫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7
1998年
单磷酸阿糖腺苷并用乙型肝炎疫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丛书英王可深为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与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合用对慢性乙肝的疗效,1994年2月至1995年8月,对100例慢性乙肝病人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以1...
丛书英丛书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单磷酸阿糖腺苷乙肝疫苗
人肝细胞癌c-myc基因扩增、MTS1/p16基因变异和HBV感染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c扩增、抑癌基因MTS1/p16变异以及HBV感染在人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差异PCR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激光扫描(d-PCR-PAGE-Laser)技术检测c-myc基因扩增,应用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SSCP)银染法分析MTS1/p16基因变异,PCR检测HBV DNA。 结果 (1)29例配对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中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4.83%(13/29)和51.72%(15/2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c-my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8.33%(1/12),P<0.05。(2)只有3例(10.34%,3/29)肝细胞癌中发现MTS1/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未发现MTS1/p16基因突变。(3)正常肝脏、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2/14)、66.67%(8/12)和96.55%(28/29),三者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并且HBV DNA的阳性率随肝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b=0.3986, P<0.001)。(4)29例肝细胞癌中c-myc基因扩增和HBV DNA存在与否无关(P<0.01)。 结论 (1)c-myc基因扩增和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C中c-myc基因扩增和HBV感染之间无内在相关性。(2)HCC中MTS1/p16基因纯合性缺失和突变的发生频率较低。
张杰王可深丛书英邱法波王修海王培林
关键词:肝细胞癌MYC基因P16基因MTS1/P16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王可深
关键词:高校终身学习成人教育师资管理教学管理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在肝硬化病情演变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检测了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 sIL-2R,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价值。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硬化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0岁,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急性肝炎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2~60岁,平均31.3岁。慢性肝炎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7岁,平均37.6岁。以上病例均采用血清学病毒标志物检测,剔去重叠感染者,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以健康献血员30例作正常人对照组(正常人组),年龄18~50岁,平均31.2岁。所有研究对象采血前均无免疫制剂应用史。
丛书英王可深臧云娟
关键词:肝炎肝硬变血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