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坤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考古
  • 4篇环境考古
  • 3篇全新世
  • 2篇地层记录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太湖
  • 2篇全新世环境演...
  • 2篇孢粉
  • 2篇考古研究
  • 2篇环境演变
  • 1篇遗址
  • 1篇微体
  • 1篇微体古生物
  • 1篇文明
  • 1篇文明进程
  • 1篇古生物
  • 1篇海面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南京博物院
  • 2篇江苏省考古研...
  • 2篇苏州市考古研...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许昌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文物考古...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作者

  • 6篇朱诚
  • 6篇王坤华
  • 5篇李冰
  • 5篇李开封
  • 4篇吴立
  • 4篇李兰
  • 3篇谭艳
  • 3篇赵泉鸿
  • 3篇林留根
  • 3篇马春梅
  • 3篇贾天骄
  • 2篇张文卿
  • 2篇郭天虹
  • 1篇李冰
  • 1篇朱笑虹
  • 1篇郑朝贵
  • 1篇李中轩
  • 1篇孟华平
  • 1篇陈刚
  • 1篇高伟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13
2016年
了解过去海面变化情况是预测未来的重要基础.从沿海地区考古地层中寻找过去海面变化的证据,将对探讨气候波动与海面变化的关系,及其对聚落形态、文化变迁影响的人地关系提供十分重要的线索.对江苏海安青墩、东台陶庄和开庄、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AMS^(14)C测年、GPS-CORS系统高程测量和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发现,青墩遗址距地表389~489 cm(13.1~8.5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65^-1.65 m)、陶庄遗址距地表156~230 cm(12.6~9.2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97~0.23 m)、开庄遗址距地表228~390 cm(10.3~7.8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03^-1.59 m)、骆驼墩遗址距地表255~279 cm(12.0~9.2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1.08~0.84 m)为显著的海相沉积地层,揭示在苏北海安青墩、东台陶庄和开庄地区全新世初至7.8 cal ka BP为浅海沉积环境,并经历了海退成陆过程;而苏南太湖西部宜兴骆驼墩遗址全新世初至9.2 cal ka BP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滨海沉积环境.这为寻找该区新石器早期遗址提供了海拔高程和年代学方面的线索和依据.对苏州澄湖湖底62处古水井和102处灰坑顶底部GPS-CORS系统的测量也发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夏商周和战国时期,水井井口和灰坑顶部多在1985黄海高程0^-2 m之间,井底和灰坑底部多在-3 m左右;六朝和宋代水井的井口和灰坑顶部曾低于-1 m,水井井底和灰坑底部曾低于-4 m,表明澄湖是宋代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湖泊的.
朱诚吴立李兰赵泉鸿张文卿李开封李冰谭艳王坤华贾天骄郭天虹林留根丁金龙王子健何汉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环境考古
太湖东部平原平望孔全新世环境演变地层记录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再也无法回避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为了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趋势,必须了解过去全球变化规律,尤其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太湖地区不但现今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同时也孕...
李冰朱诚马春梅李开封谭燕王坤华朱笑虹李月丛
关键词:全新世环境演变微体古生物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唐代以来环境考古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地层进行微体古生物、孢粉、Rb/Sr、Ti及磁化率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发现唐代早期地层中有海相硅藻、有孔虫、鱼类骨骼化石、水蕨孢子等存在,结合岩性特征,判断其应属与海相通的河流低能或静水沉积环境。孢粉、Rb/Sr、Ti分析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表明该区唐代气候整体温和湿润,至宋代逐渐变为温凉。孢粉和磁化率代用指标指示遗址区自唐代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不断加强。气候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遗址区向海通道——古河道G13的淤塞,以致填平。南宋以后张家港北部迅速成陆,长江岸线不断东移及入海通道被阻隔,使古黄泗浦丧失了沿江航运的天然条件,最终导致古黄泗浦港的衰败。
王坤华朱诚李冰李兰吴立李开封陈刚高伟
关键词:孢粉磁化率环境考古
太湖东部平原平望孔全新世环境演变地层记录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对太湖东部平原平望钻孔的年代、有孔虫和孢粉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全新世植被变化与环境特征。结果显示全新世(11.5 kaBP)以来,太湖东部平原未受到广泛海侵的影响,主要是以淡水湖泊-沼泽沉积为主。该区域在4 kaBP以后,才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11.0—9.1 kaBP,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花粉浓度较小,木本植物和水生湿生植物花粉含量增加,整体环境温凉偏干,但湿度逐渐增大,指示东亚季风逐渐加强。9.1—5.8 kaBP,花粉浓度最大,木本植物花粉含量略有减小,草本植物含量明显增加,主要是水生、湿生花粉的含量增加明显,平均达到32%,藻类含量为整个钻孔最大,其中在8—7 kaBP前后常绿类花粉含量较大,水生湿生花粉、淡水藻类的含量达到整个剖面最大,推测此时区域湿度最大,东亚夏季风最为强盛。5.8—1.3 kaBP常绿阔叶林百分比含量增加,落叶阔叶花粉含量减少,陆生草本植物的含量增加,水生湿生草本的含量减小,主要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环境较前一带略干,东亚夏季风减弱。
李冰李冰马春梅朱诚李开封谭燕朱笑虹郭天虹王坤华
关键词:孢粉环境演变全新世
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朱诚吴立李兰郑朝贵李中轩马春梅谭艳赵泉鸿王坤华林留根江章华丁金龙孟华平
关键词: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
气候-海面变化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文明进程影响的环境考古研究
通过对江苏海安青墩、东台陶庄、东台开庄、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的AMS14C测年、GPS-CORS系统高程测量和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发现,海安青墩遗址距地表388~490cm(13077~8533Cal aBP,1985黄...
朱诚李兰赵泉鸿张文卿李开封吴立李冰谭艳王坤华贾天骄林留根丁金龙王子健何汉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