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明
- 作品数:862 被引量:4,682H指数:3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1年
- 雷虹陈耀凯王宇明
-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灭活疫苗流感减毒活疫苗
- 肝干细胞与肝病被引量:7
- 2002年
- 在较长时间内,有关肝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方面,但近年研究表明它与肝脏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并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安等.一、肝干细胞基础研究进展目前认为,肝再生通常通过处于增殖静止期的分化肝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完成.
- 王宇明陈耀凯
- 关键词:肝疾病肝干细胞肝坏死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变
- 美国肝病学会儿科肝移植患者长期医学管理实践指南推荐意见被引量:2
- 2014年
- 美国肝病学会(AASLD)与美国移植学会近期发布了关于儿科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者的长期医学管理指南,同时北美儿科胃肠病学会也批准了这项指南。在此对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翻译,以供临床参考。建议分级参考表1。
- 朱鹏王宇明
- 关键词:肝移植婴儿学龄前
- HCV基因型、RNA含量与肝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正>目的研究HCV基因型、RNA含量与肝组织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14家医院的20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ALT检测,采用COBAS AMPLICOR MONITOR Test,version 2.0(v2.0...
- 赵辉谢尧李明慧徐道振陆志檬骆抗先贾继东王宇明赵桂珍张树林张大志
- 文献传递
-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所致肝细胞损害机制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0
- 1996年
- 为了解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所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以乳酸脱氢酶(LDH)及噻唑蓝染色(MTT)为细胞毒性指标,利用Wistar大鼠肝细胞进行了LPS及其介质TNF等的肝细胞损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LPS、TNF-α、IL-1、IL-6等对肝细胞LDH漏出及MTT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LPS、LPS/TNF-α加入肝细胞-Kupffer细胞混合培养组后有所变化;经GalN/LPS体内作用后分离的Kupffer细胞与正常肝细胞混合培养,加入LPS、TNF及LPS/TNF-α均可致LDH漏出显著增高(P<0.0l),多粘菌素B及抗-TNF能分别完全和部分阻断此效应;经LPS或TNF-α体内作用后抽取的大鼠血清,加入培养肝细胞可致LDH漏出显著增高(P<0.01)与MTT显著降低(P<0.05),经56℃灭活后此细胞毒性作用完全消失。上述结果提示,LPS及其介质TNF无肝细胞直接毒性作用,而经其活化的Kupffer细胞可能引起一系列瀑布效应,导致肝细胞损害。
- 王宇明丁健顾长海刘国栋袁良平陈国致
- 关键词: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肝细胞损害肝瘤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标志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拉米夫定,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用药后血清病毒学标志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24周时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
- 陈耀凯王宇明方蓉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
-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损害中的作用
- 1995年
- 利用动物体内外试验,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损害中的作用。结果显示,TNFα单独或与D氨基半乳糖(D-GaIN)联合作用于培养肝细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清液中AST活性无明显变化、将TNFα处理后的树鼩血清作用于培养肝细胞,细胞上清液中AST活性升高、加入一定浓度的aprotinin能抑制选种效应。在HBsAg预先致教的树鼩体内注入TNFx,可导致肝、肺、肠等器官的出血、坏死。这提示,TNFx在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并在体内外存在差异。
- 袁良平顾长海王宇明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肝损害TNFΑ肝细胞肝组织
- 大鼠肝卵圆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脾内移植被引量:1
- 2003年
- 陈耀凯王宇明朗松刘国栋
- 关键词:肝卵圆细胞体外分离脾内移植肝干细胞移植
- 丙型肝炎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1989年发现的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一正链RNA病毒[1],是散发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原因.HCV所引起的丙型肝炎为一全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7千万人感染HCV,至少有70%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其中在10~20年内又有20%~50%的患者进展成肝硬化,1%~2%发展成肝细胞癌[2].目前,既无可靠的方法预防亦无特效药物治疗HCV感染.因此,对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热点,有关研究进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巧玉王宇明郝飞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HCV发病机理
- 肺炎克雷伯氏菌SHV28编码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基因定位被引量:1
- 2003年
- 以临床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799株为研究对象 ,对其所产生的一种 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序列、亚型及基因定位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用 β 内酰胺酶通用引物、blaSHV引物扩增获得 β 内酰胺酶及SHV型酶编码基因的片段 ,将SHV型酶PCR扩增产物克隆入pUCm T载体 ,以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 ,再通过GeneBank进行同源性检测确定其亚型和基因所在位置。肺炎克雷伯氏菌 99 799株所含的一种 β 内酰胺酶基因型为SHV型 ,与SHV 2 8编码基因序列完全相同 ,且位于细菌 15 0bp的大质粒上 ,说明重庆地区有SHV 2 8亚型的存在。
- 朱卫民钱元恕陈勇川王宇明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肺炎克雷伯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