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坤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津力达颗粒含药血清对软脂酸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自噬的影响
-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JLDG)对软脂酸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大鼠JLDG和吡格列酮组(PIO)含药血清,体外培养NIT-1胰岛β细胞,以软脂酸诱导细胞自噬,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
- 田敏董慧王定坤齐源徐丽君邹欣王开富陆付耳
- 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及盐酸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建立HepG2(人肝胚胎瘤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细胞模型,并在该模型上研究小檗碱改善IR的效应。方法用25 mmol·L^(-1)高糖,并分别用10^(-9)、10^(-8)、10^(-7)、10^(-6)、10^(-5)、10^(-4)mol·L^(-1)胰岛素处理,诱导HepG2细胞产生IR;对2-NBDG(荧光素标记葡萄糖)与Hep G2细胞孵育浓度设定为:50、100、200、400、600、800μmol·L^(-1)、孵育时间设定为:20、40、60、80、100 min,拟筛选最佳胰岛素处理浓度、2-NBDG与HepG2最佳孵育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及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作为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志;用二甲双胍、盐酸小檗碱干预模型细胞,研究盐酸小檗碱在细胞水平上改善IR的效应。结果 6种浓度的胰岛素均可不同程度诱导HepG2产生IR,虽然10^(-5)、10^(-4)mol·L^(-1)剂量最明显,但细胞死亡较多,以10-6mol·L^(-1)剂量制模有效且细胞成活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2-NBDG与HepG2细胞孵育浓度大于100μmol·L^(-1)时,细胞荧光强度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孵育时间超过20 min荧光强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超过100 min,细胞内荧光有明显淬灭衰减现象;盐酸小檗碱、二甲双胍能明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及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HepG2制作IR细胞模型时,选择10^(-6)mol·L^(-1)剂量的胰岛素;2-NBDG孵育浓度选择为200μmol·L^(-1)、2-NBDG孵育时间选择为80min较为适宜,盐酸小檗碱及二甲双胍对HepG2细胞IR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龚菂李芬邹欣王定坤陆付耳王开富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葡萄糖摄取
- 陆付耳教授运用孙子兵法原理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 2024年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估计,中国内地人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1],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进展为DKD[2]。DKD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干预患者生活方式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来延缓DKD进展,近年来随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及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面世及应用,为DKD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中医药在DKD的防治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疗效。陆付耳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分泌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陆付耳教授是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专家,从事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40余载,博览群书,纵览古今,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颇有造诣。笔者有幸师从陆付耳教授学习,发现其临证时常将中医辨证组方与孙子兵法的排兵布阵相结合,屡获佳效,现将其治疗DKD的临证经验加以整理,供同道参考。
- 方珂王定坤巩静董慧陆付耳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孙子兵法补肾健脾解毒利湿化痰散结平衡阴阳
- 胰岛β细胞再生:糖尿病治疗新策略被引量:2
- 2016年
-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就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β细胞数量减少。恢复胰岛β细胞数量及功能是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基于对调控胰岛β细胞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认识,最近研究证实了多种胰岛β细胞再生途径,包括β细胞自我复制增殖、非胰岛β细胞直接分化或重编程产生新的β细胞及相关分子促进β细胞再生等。本文旨在对胰岛β细胞再生的途径及可能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的细胞疗法提供依据。
- 胡美霖董慧巩静王定坤陆付耳
-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细胞再生细胞转化糖尿病
- NLRP3炎症小体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NLRP3炎症小体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介导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子。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嘌呤受体P2X7、活性氧敏感的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密切相关。肥胖时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中NLRP3、IL-1β表达均增高,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凋亡以及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NLRP3炎症小体被多种途径激活,从而上调胰岛和脂肪组织中IL-1β的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 王定坤陈广陆付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1Β胰岛素抵抗
- 肠道免疫系统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呈稳定上升趋势,除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外,由于肠道免疫系统是接触饮食抗原的第一防护线,肠道病毒感染、口服牛乳或麸质蛋白抗原、肠道菌群等引起的肠道变化被证实与DM发病有关。一系列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免疫系统参与DM发病过程。
- 巩静董慧王定坤方珂胡美霖陆付耳
- 关键词:糖尿病免疫细胞免疫疗法
- 分子模拟和生物学效应结合研究盐酸小檗碱抗AchE与胆碱能抗炎机制相关性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体外研究盐酸小檗碱抗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增加乙酰胆碱(Ach)神经递质作用与胆碱能抗炎机制的关联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模拟以盐酸小檗碱为代表的5种生物碱(配体)与Ach E(受体)相互分子对接效应与差异性;将小鼠禁食12 h后脱臼处死,开腹取出回肠制备组织匀浆,采用BCA法测定肠组织匀浆中总蛋白含量,将盐酸小檗碱与肠组织液置37℃共孵育后于30、60、90、120 min分别用酶法检测组织液中Ach E活性,另在组织液中预先加入已知量的Ach然后与盐酸小檗碱置37℃共孵育后于30、60、90、120 min分别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液中Ach含量,结果:分子模拟5种生物碱中只有盐酸小檗碱能与Ach E结合部位进行分子对接而抑制其活性;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肠道Ach E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不同孵育时间内,盐酸小檗碱对Ach E的抑制效率也不一样,30、60、90、120 min抑制率分别为:(39.25±3.27)%、(70.10±4.18)%、(68.09±3.62)%、(74.57±4.25)%当Ach E被抑制的同时Ach的量也发生不同的变化,30、60、90、120 min其含量分别为:(226.49±80.75)、(86.79±46.52)、(118.44±67.72)、(89.05±64.87)μg/m L。即Ach E被抑制程度越大Ach的量增加越多,在60 min内酶受抑制率达到峰值,随后在平台期波动,Ach的量也随其而波动,结论:体外分子模拟和生物学效应研究均表明盐酸小檗碱对Ach 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Ach E、Ach与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联系,因此认为盐酸小檗碱治疗诸多疾病(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防治阿尔茨海默氏病)可能与其抗胆碱脂酶活性、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 邹欣王定坤李芬赵云斌王开富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胆碱能抗炎通路
- 陆付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初探被引量:6
- 2014年
- 传统中医之"消渴"病名,相当或包含今之糖尿病。长期以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之消渴病机被广泛认同,治疗以滋阴清热为大法。陆付耳教授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应重视"毒"和"阳气不足"在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采用滋阴补肾、解毒扶阳、化瘀通络的综合疗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擅长应用古代名方和现代验方如交泰丸、胡芦巴丸、桑类药等方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王定坤陆付耳
- 关键词:糖尿病化瘀通络
- 盐酸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与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盐酸小檗碱通过抗炎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以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糖加胰岛素诱导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分别给予广谱nAChR激动剂尼古丁(烟碱)、特异性α7nAChR激动剂氯化胆碱、炎症激活物内毒素(LPS)和抗炎中药盐酸小檗碱及抗炎西药阿斯匹林处理,并设立相应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成熟脂肪细胞中α7nAChR mRNA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α7nAChR的蛋白表达。结果经烟碱和氯化胆碱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细胞中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与LPS、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均P<0.05),纯中药盐酸小檗碱干预后成熟脂肪细胞中α7nAChR 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阿斯匹林也促进细胞中α7nAChR mRNA的表达;上述4组α7nAChR蛋白表达呈不同程度的增加,TNF-α、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受到明显的抑制,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激动剂、抗炎西药阿司匹林和抗炎中药盐酸小檗碱均能上调α7nACh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抗炎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
- 邹欣王定坤李芬龚菂陆付耳王开富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烟碱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胰岛素抵抗胆碱能抗炎通路
- 身痛逐瘀汤合四逆散治疗疑难性疼痛验案1则被引量:1
- 2019年
- 疼痛属于中医学'痹症''头痛''胸痹''腹痛'等疾病的范畴,肝郁气滞、寒凝血瘀、血虚血瘀、痰浊湿阻是疼痛的常见病机。疑难性疼痛原因不明,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久病入络,往往合并情志不畅。《医林改错》之身痛逐瘀汤活血通络,合并疏肝解郁之四逆散,共筑活血行气、疏肝解郁之功,治疗难治性疼痛疗效显著,运用得当,效如桴鼓。
- 王定坤任妍林陆付耳
- 关键词:痹证疼痛身痛逐瘀汤四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