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怀龙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6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王怀龙
  • 5篇黄石安
  • 3篇陈晓于
  • 3篇李波
  • 3篇陈灿
  • 3篇梁政
  • 2篇陈建英
  • 2篇姚峰
  • 1篇庞玲品
  • 1篇魏燕旋
  • 1篇张洪哲
  • 1篇谢晓明

传媒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检测4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及TGF-β1的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 0级侧支循环的患者冠状静脉窦内TGF-β1浓度(pg/dL)明显比1级(107.9±27.1 vs 203.9±120.9,P=0.049)及3级(107.9±27.1 vs 359.3±159.5,P=0.018)患者低。3级侧支循环的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浓度(pg/dL)比1级侧支循环患者高(31.0±2.8 vs 34.4±10.4,P=0.018)。结论冠状静脉窦内VEGF与TGF-β1浓度与侧支循环的程度有关。
梁政李波王怀龙黄石安陈建英姚峰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侧支循环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康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及相关的心功能指标改善的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心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有所改善(P<0.01),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心率及心胸比率参数较治疗前下降,而心脏射血分数及E/A值上升(P<0.05),且心脏射血分数、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心胸比率及E/A、6 min步行试验值较同期的常规组改善(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能有效抑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并改善预后。
王怀龙张洪哲梁政陈晓于黄石安陈灿
关键词:富马酸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D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螺内酯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A峰血流速度、左心房内径(LAD)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E峰血流速度、E峰血流速度/A峰血流速度(E/A)、6 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A峰血流速度、LA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E峰血流速度、E/A、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醛固酮(AL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ICP、NT-proBNP和AL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ICP、NT-proBNP和AL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DHF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脏的舒张功能。
王怀龙庞玲品陈晓于陈灿黄石安陈建英
关键词:螺内酯舒张性心力衰竭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6(IL-6)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26例,稳定性心较痛10例;对照组为2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IL-1ra、IL-6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各亚组患者IL-1r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ra与IL-6、hs-CRP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2组患者IL-6水平均与hs-CRP水平有相关性(P<0.01)。结论 IL-1ra、IL-6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是评估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梁政李波王怀龙魏燕旋姚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38例在我院住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分为4组,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上述人群中有无差别并探讨其意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显得尤为显著。
王怀龙陈晓于黄石安陈灿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逆行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2例
2009年
李波黄石安谢晓明王怀龙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