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婴幼儿血管瘤
  • 3篇疗效
  • 2篇心肌
  • 2篇射线
  • 2篇肿瘤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恶性
  • 2篇敷贴
  • 2篇敷贴治疗
  • 2篇Β射线
  • 2篇SPE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病
  • 1篇心肌灌注

机构

  • 8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8篇王成
  • 6篇李凤棉
  • 6篇钱江
  • 5篇胡元元
  • 5篇潘立群
  • 4篇欧洁红
  • 2篇潘银珍
  • 1篇陈丽春

传媒

  • 2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放射性核素^32P或^90Y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32P或^90Y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印、或。叶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总吸收剂量10~25Gy,间隔2~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2P、治疗172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9.5%;^90Y治疗11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8.2%;与其他类型血管瘤相比,草莓状血管瘤患儿^32P敷贴治疗有效率可达94.3%。结论^32P或唧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特别是叩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剂量。
钱江李凤棉潘银珍王成欧洁红潘立群胡元元
关键词:血管瘤
^(99m)Tc-MIBI SPECT对脑肿瘤恶性程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99mTc-MIBI脑肿瘤SPECT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28例怀疑为脑肿瘤患者和5例脑转移瘤患者(平均年龄50.2±15.6岁)行99mTc-MIBISPECT显像。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组: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组和高度恶性肿瘤组。结果: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组和高度恶性肿瘤组的早期相99mTc-MIBI摄取率分别为3.17±3.00、4.90±2.85,P=0.136;两组的延迟相99mTc-MIBI摄取率分别为2.75±2.49、6.81±4.18,经统计学检验两者P=0.011;两组滞留率分别为-0.42±0.65、1.91±2.30,经统计学检验两者P=0.006;两组滞留指数分别为-8.2%±21.3%,39.4%±51.1%,P=0.011。结论:99mTc-MIBI脑肿瘤SPECT可对了解脑肿瘤良、恶性提供一定帮助。滞留率和滞留指数由于反映的是脑肿瘤细胞内示踪剂的动态过程,因此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尤以滞留率更佳。99mTc-MIBI脑肿瘤SPECT可在术前同CT或MRI影像学检查起到互补作用。
钱江李凤棉陈丽春王成
关键词:脑肿瘤恶性程度
^(125)I粒子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化疗组和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分别采用NP化疗方案,125I粒子植入后2d联合NP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均符合术前TPS的模拟剂量分布;治疗2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且其1年及2年生存率也显著提高(P<0.05);植入125I粒子后,患者并发症多以气胸、肺内渗血、发热为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有放射性肺炎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NSCLC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潘立群钱江李凤棉王成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化疗
β射线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2P、90Y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总吸收剂量10~25Gv,2~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弛P治疗17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9.5%;90Y治疗11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2%,与其它类型血管瘤相比,草莓状血管瘤患儿32P敷贴治疗有效率可达94.3%。结论32P、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特别是豫P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但得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
钱江李凤棉潘银珍王成潘立群胡元元
关键词:血管瘤敷贴
SPECT及MSCT诊断冠心病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SPECT与MSCT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拟诊冠心病行SPECT、MS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1)SPECT与MSCT诊断结果:SPECT阳性34例,阴性26例;MSCT阳性35例,阴性25例。SPECT与MS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ECT与MSCT诊断病变血管:SPECT诊断狭窄血管阳性57支,阴性123支;MSCT阳性69支,阴性111支。SPECT与MSCT对病变血管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MSCT对冠心病均具备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
潘立群钱江李凤棉王成胡元元欧洁红
关键词:冠心病多层螺旋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RI延迟增强在冠脉疾病心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钆剂延迟增强在冠状动脉疾病心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脉疾病患者7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18例,心绞痛28例,心肌梗死26例,行MRI延迟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增强征象。结果有增强征象64例(88.89%),部位:心内膜下29例(45.31%)、透壁14例(21.88%)、壁间21例(32.81%);形态:条片/片状16例(25.00%)、斑点/斑片状22例(34.38%)、线条状26例(40.63%)。结论 MRI钆剂延迟增强能较准确显示冠脉疾病心肌功能及损害,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王成
关键词:磁共振冠状动脉疾病
Β射线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同位素32P、90Y对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年龄的婴幼儿血管瘤,每个疗程总剂量15~25 Gy,间隔2~3个月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32P治疗18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9.6%;90Y治疗121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1.0%。结论32P、90Y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均安全有效,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不过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剂量。
李凤棉王成欧洁红胡元元潘立群钱江
关键词:血管瘤同位素
MSCT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恶性肿瘤患者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9例恶性肿瘤并发肾上腺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的MSCT增强特点。结果 25例患者共有肾上腺转移瘤35个,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节影,平均直径为(2.6±0.7)cm,部分密度不均,实性部分CT值为(32.8±6.1)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CT值为(49.5±6.9)Hu,静脉期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进一步强化,CT值为(74.9±8.0)Hu,延时3min扫描肿瘤实性部分CT值平均为(72.4±7.6)Hu。14例患者发现肾上腺腺瘤14个,CT值为(19.6±4.5)Hu,肿瘤直径为(1.8±0.4)cm,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CT值为(43.8±8.1)Hu,静脉期强化明显,CT值平均为(67.7±9.2)Hu,延迟期强化程度明显下降,CT值平均为(55.9±8.8)Hu。肾上腺转移瘤直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各期CT值均高于肾上腺腺瘤(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反映肾上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肾上腺转移瘤和腺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王成
关键词:恶性肿瘤肾上腺病变腺瘤转移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