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魔芋粉模板法制备纳米硒
- 2011年
- 以魔芋粉作为软模板,用还原法制备了球状的硒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的还原剂、模板剂用量和温度对硒纳米粒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Vc):n(Na2SeO3)=3:1、魔芋粉质量分数为3.0×10-3、40℃反应1.5 h时,可得到均匀稳定的球形硒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60~150 nm。
- 王文清刘骏
- 关键词:魔芋粉亚硒酸钠纳米硒
- 光助Fenton法治理中药浸膏药渣渗滤液研究
- 2010年
- 采用光助Fenton法处理中药浸膏药渣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时间120 min、pH值为5、H2O2与COD化学计量比为1、Fe2+与H2O2摩尔比为0.07时,色度、COD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2%,76.4%;紫外灯光较太阳光相比对色度、COD去除较好;COD去除效率随原水初始COD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 张顺喜王文清张剑杨洁
- 关键词:渗滤液紫外光FENTON
- 6-取代DHT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被引量:2
- 2004年
- 采用亚胺与尿素在醋酐 /乙酸中反应得到 6个 6 -取代DHT衍生物 ,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取代基为硝基时 ,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最高。
- 戴志群王文清
- 关键词:取代基衍生物醋酐DHT亚胺
- 教学研究型大学实验平台的整合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实验平台整合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灵、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根据教研型大学的要求,探讨了"布局合理、理顺体制、资源共享、学科融合、特色突出、科学研究、提高效益"的整合理念和原则,构架了平台整合的模型,提出了"领导重视,分步实施;改革创新,加强实验;以人为本,强化功能;利用网络,实现集成"的整合措施,构建了平台整合后的管理体制。
- 王文清杨明刘骏
- 厌氧-混凝-UV/Fenton法处理中药浸膏药渣渗滤液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厌氧-混凝-UV/Fenton工艺处理中药浸膏药渣渗滤液,研究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相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为8d时,COD去除率达到58.9%;混凝时,氯化铁混凝剂在pH为4、投药量为1.5g·L-1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3.1%,比硫酸铝混凝剂最佳条件时要高;在UV/Fenton反应时,经氯化铁混凝剂处理的药渣渗滤液,在光照时间120min、pH为5、H2O2与COD量比1、Fe2+与H2O2量比为0.04时,色度、COD去除率均达到最大,且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该工艺可行。
- 张顺喜王文清张剑杨洁
- 关键词:渗滤液混凝FENTON
- 海绵状的铂纳米粒子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用还原法制备了海绵状的铂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的还原剂、保护剂和温度对铂纳米粒子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指出,铂纳米颗粒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平均粒径约为4.1 nm。
- 王文清杨明
- 关键词:铂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
- Dppc^+PF_6^-Pd(dba)_2催化的水相中的Heck偶联反应
- 2010年
- 研究了二茂钴阳离子双膦配体Dppc+PF6-催化的纯水中Heck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Dppc+PF6-与Pd(dba)2形成的催化剂,以三乙胺为碱,在120℃反应2个或4个小时能够有效地催化不同碘代芳烃与不同烯烃的Heck偶联反应。该催化体系操作和后处理简单,通过乙醚萃取就可以很容易实现催化剂与底物的分离。
- 关金涛张智勇王文清王伟郭杰
- 关键词:膦配体HECK偶联反应
- 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和杀菌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8年
- 综述了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杀菌特性、杀菌机理、安全性和应用研究进展及制备工艺,指出电极材料研究是目前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提高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效率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对酸性氧化电位水具体组分的测定来加强杀菌机理的研究。
- 王文清陈红梅张选明朱玉婵任占冬
- 关键词: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机理
- 抗噬菌体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筛选
- 2012年
- 利用自发突变、紫外诱变、协同进化、紫外耦合协同进化4种方法对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D0801进行了抗噬菌体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耦合协同进化法具有较好的筛选效果,筛选的42株稳定遗传的抗性菌株中有23株的长势高于出发株,11株的酶活优于出发株。
- 梅运军牟艳华石德太胡纯王文清
- 紫外光—降膜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紫外光与降膜反应器技术来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H2O2与污染物质化学计量比、Fe2+与H2O2比、水流速度以及溶解O2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与污染物质化学计量比小于0.78时,COD去除率实验值比理论值要大,且随计量比增加而增加,而计量比大于0.78时,实验值比理论值小,且随计量比的增加而小幅增加;Fe2+与H2O2之间存在一最佳比,在比为15.2×10-3时COD去除率最大;水流速度在反应初期对COD去除率有一定影响,而在反应后期影响不大;在合适时间段采取曝气充氧方式可提高紫外光反应速度。
- 张顺喜王文清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紫外光光催化